自然存在

作品数:451被引量:47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清海徐民华徐先艳邬焜付修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自然存在的人的异化与复归“总体人”——列斐伏尔早期著作中的人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研究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2期27-36,共10页赵伟 姜泉宇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与特色研究项目(XJ2023001501)。
亨利·列斐伏尔的生态批判思想是在近几年对列斐伏尔的重读中才系统发掘的,当前并未完全穷尽列斐伏尔的生态思想。列斐伏尔一生并未发生“认识论断裂”,在他早期的著作《辩证唯物主义》和《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异化理论、“总体人...
关键词:异化 总体人 列斐伏尔 人本主义 生态批判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培育探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第1期I0032-I0032,共1页王浴四季 王越芬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3YJA710042)部分研究成果。
课题调研背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人与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人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人塑造着现代化的社会,同时也塑造着现代化的自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自然存在物 生态现代化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和谐共生 生态自觉 课题调研 
学校、家庭都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教育科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共1页于伟 
在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代,“人不是什么”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机器大概没有身心健康问题。如果青少年是机器,是铁打的,也不会有身心健康问题,可人偏偏不是机器。马克思说,人是直接自然存在物。这恰恰是教育规律存在的重要前提。人...
关键词:自然存在物 人的属性 身心健康问题 青少年 马克思 肉体 机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新华文摘》2024年第6期41-42,共2页陈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
关键词:交互活动 自然存在物 生命共同体 自然进化 安全边界 地球家园 人与自然 共同体理念 
《巴黎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现代交际》2023年第3期27-35,121-122,共11页马通 曹晶 
《巴黎手稿》中的人的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为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三个命题。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在生产中实现了能动和受动的统一。作为自为存在物,人在生产发展中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界和他人的统一...
关键词:《巴黎手稿》 人的发展 自然存在物 自为存在物 类存在物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观念更新被引量:7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1-11,共11页王广虎 冉学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BTY019)
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人民至上”的时代理念,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发展 自然存在物 类存在物 对象性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 
劳动生产了“社会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151-151,共1页姚修杰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同时,“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作为“人的自然存在物”,人的对象、人的感觉以及人本身都不是单纯自然赋予的,而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创造的,因而有着自己的...
关键词:自然存在物 人的自然存在 人的感觉 劳动 马克思 历史 
道德力量的社会建构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期74-76,共3页尹弘飚 沈光银 
一、何谓道德力量1.约束个体生活的力量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人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抵抗邪恶、保持正直。所以,道德被定义成抵抗邪恶势力的道德素质和骨气,被隐喻...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力量 自然存在物 邪恶势力 社会建构 道德素质 社会秩序 共同利益 
重识师生关系
《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第5期5-7,共3页白计明 
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作为教育“当事人”,面对各种教育“热议”,应冷静下来,“重返”教育内核,审视教育本质和目的。人的成长过程何其复杂,人不是自然存在物,具体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
关键词:师生关系 自然存在物 抽象物 社会规定性 人的成长 具体的人 社会关系 审视教育 
马克思人的存在论对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时代人物》2021年第26期182-183,共2页江海粼 
川北医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发展计划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序号:75)(无编号)。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感知到了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的存在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主体等多维属性,这为医学院校从人存在的不同维度落细落实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是医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前提,有...
关键词:人的存在论 自然存在 社会存在 精神存在 主体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