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

作品数:287被引量:33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立元王浩斌周德清杨庙平周尚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启蒙国民经济学与《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批判理路
《社科纵横》202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杨梦欣 王浩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22&ZD007);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启蒙反思的整体性研究”(2024ZZTS0583)。
启蒙国民经济学延续了启蒙的自然法传统,认为人的本性在于开明自私,并视私有财产为主体的自然权利与本质规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配第到李嘉图,有昔尼克主义色彩的劳动价值论也在不断发展。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揭示了作为资本...
关键词:马克思 《巴黎手稿》 启蒙 国民经济学 
再论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财富观及其主体之思--从《巴黎手稿》笔记本Ⅲ“私有财产和劳动”谈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黄志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人的存在方式研究”(20BZX008)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返本研究和历史考察,可以指认如下观点是做了简单化和标签化处理的,即重商主义把劳动或主体置于财富之外,而重农学派则把劳动移入了财富之中,并将其作为财富的主体本质。究其实质,重商主义并没有把财富即货...
关键词: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财富观 劳动 主体 
《巴黎手稿》对国民经济学收入形式理论的批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6,共6页李彬彬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及当代价值”研究(7100604138)。
《巴黎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针对国民经济学的收入形式理论提出的,具有批判国民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社会的重要功能。这一理论揭露国民经济学收入形式理论的自相矛盾,指出国民经济学虽然追求富国裕民,却带来工人的普遍贫困,其劳动价...
关键词:《巴黎手稿》 国民经济学批判 异化劳动理论 收入形式理论 私有财产的本质 
《巴黎手稿》中异化和外化的区别探析
《新丝路》2024年第34期0078-0080,共3页梁维鹏 
文章通过文献法来分析异化和外化的区别。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果,它剥夺了工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将劳动过程变成了一种剥削压迫的手段。而马克思关于外化的理解,可分为外化的劳动和外化劳动,外化的劳动是一个较...
关键词:《巴黎手稿》 外化 异化 
《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对人本质的三重界定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9期105-107,共3页王锐 
德文wesen有本质和存在物两种翻译。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具有通约性,都可以理解为实存的根据。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界定了三种人的本质:《笔记本一》中的类存在、《穆勒评注》中的共同体存在、《笔记本三》中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对类存...
关键词:马克思 巴黎手稿 人的本质 存在物 
自然界中的生命·实践中的生命·社会历史中的生命——《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对生命存在样态的三维澄明
《广告大观》2024年第28期0062-0064,共3页周悦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及其改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19-20,共2页黄志军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及其尺度。从思想进程来说,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辩哲学的批判集中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巴黎手稿》和《哲学的贫困》中。这些批判不是重复式叙说,而是随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认识的深化,共同呈现了马...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哲学的贫困》 思想进程 《巴黎手稿》 黑格尔哲学 思辨哲学 
《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6,12,共7页梁明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2DBJ0149);河南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21BDJ011);河南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22BDJ014)。
《巴黎手稿》尽管是一部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但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体现出丰富的价值论内涵。文章从价值论角度揭示《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试图从中发现当今美学走向,...
关键词:美学 人学 价值美学 
《巴黎手稿》的循环论证质疑与人本主义指认辨伪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闫艳芳 卜祥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1FZXA001)。
从本质上看,对《巴黎手稿》的循环论证质疑和人本主义指认同属于“两个马克思”的问题域。尽管前者关注的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后者聚焦的是费尔巴哈式的表达方式问题,但最终结论都没有脱离“断裂论”的话语体系。其中,循环...
关键词:循环论证 人本主义 感性活动 《巴黎手稿》 唯物史观 
《巴黎手稿》对亚当·斯密反贫困方案的批判和超越
《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4期140-147,共8页李彬彬 
《巴黎手稿》的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巴黎手稿》批判了亚当·斯密把贫困归结为个体性和偶然性原因的见解,从私有财产运动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结构中理解贫困的根源,并明确提出了在扬弃私有财...
关键词:《巴黎手稿》 反贫困 亚当·斯密 私有财产运动 共产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