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W027)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青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艺术渊源词体古文文体观念温庭筠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李商隐“元气自然论”及其尚真、任情的诗歌思想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48-57,共10页刘青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项目编号:12CZW027);上海市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成果
"元气自然论"是李商隐诗歌本源论的核心表述,其哲学本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作为物质起源说的"元气自然论"。中唐刘、柳对天人关系的讨论是李商隐所论的重要思想背景,刘、白等人有关"气"的文学思想也予李以直接的启发。作为一种受道家影...
关键词:李商隐 元气自然论 元结 文道论 尚真任情 
论唐代怨刺诗学的发展历程——以李、杜及其接受为中心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7年第8期44-54,共11页刘青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批准号:12CZW027);上海市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成果
李、杜是盛唐怨刺诗学的代表人物,皆标举风雅,推崇"微婉"。但李多用比兴,而杜多直接赋写,艺术上有隐、显之别。中唐元、白重倡风雅比兴,以"六义"为标准,主要受杜甫、元结这一派影响,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元、白新乐府皆学杜甫,各有...
关键词:诗学 唐代 代表人物 新乐府 白居易 李商隐 风雅 比兴 
论中晚唐绮艳风尚中杜牧冶游七绝之独创性被引量:1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79-85,156,共7页刘青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12CZW027)阶段性成果
杜牧七绝体冶游诗考其渊源,其所接续的仍然是盛唐文人在诗歌中表现江左风流这一传统,与元白、温李艳诗主要接续梁陈宫体诗的传统有所不同。这也正是杜牧冶游七绝在艺术上能够超出时流而别具旷达风流之韵度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也可解释...
关键词:杜牧 冶游 七绝 东晋风流 绮艳风尚 
论唐诗中南朝主题的演变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刘青海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CZW027);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唐人对南朝各代历史事件与人物风流的吟咏,构成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南朝主题。初唐诗中少有对南朝的吟咏,南朝作为一个艺术表现的对象尚未完全清晰地呈现出来;盛唐对南朝主题的表现,主要体现为张九龄、李白、王维等人诗中对江左风流的...
关键词:南朝文学 江左 唐代诗歌 李商隐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6期111-120,共10页刘青海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12CZW027);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古典文献学阶段性成果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
关键词:温庭筠 乐府体 词体 渊源 影响 
论李商隐今古文创作经历及其文体观念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0-88,共9页刘青海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项目编号:12CZW027)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古典文献学阶段性成果
李商隐早年的古文创作经历对他的文体观念和文学思想影响甚大。他弱冠后从令狐楚学今体诗文的经历,既是中晚唐文学中古文与今文的消长在个体作家创作活动中的一种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他个人独特的文体观念和文学思想。其文学思想受到中唐...
关键词:李商隐 古文 今体 文体观念 文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