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W010)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晓男郭玉生苗学华金哲赵佳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外语学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音乐》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审美柏拉图音乐美学审美范式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中艺术的现代功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8-13,共6页郭玉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研究"(12CZW010);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科学规划项目"从对立到交融:西方道德主义文学批评与审美主义文学批评研究"(HDRC201628)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艺术不断趋向于自律,强调自身独立的存在依据与判断标准,由此现代艺术对于认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实践理性的压制与束缚具有补偿作用,能够缓和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对立关系。正由于与社会保持距离的...
关键词: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 艺术 现代功能 
论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中介论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4-18,121,共6页金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研究"(12CZW010);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项目(SGB2010-14)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学形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出现与发展瓦解了传统文学的权威,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如果依照以前的文艺标准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评判,就会发现这些标准已有较大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从作者的创作...
关键词:中间环节 社会心理 网络文学 
康德审美道德论与浪漫主义思潮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8年第7期37-42,共6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黑龙江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卢梭美学思想研究"(YJSCX2016-009HLJU)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首次清晰地证明了审美具有不依附于知识及道德判断的独立价值,对浪漫主义的艺术自律原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理性的考察,康德为理性划定了认识界限,促进了人们对感性的再发现和再认识,启发了浪漫主义情感至...
关键词:康德 审美道德论 浪漫主义 
卢梭美学思想的道德意蕴——以西方审美范式浪漫转型为背景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7年第6期66-71,共6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黑龙江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卢梭美学思想研究"(YJSCX2016-009HLJU)
作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源头,卢梭的美学思想呈现出一种明确的伦理倾向和道德意蕴。"回归自然"的审美趣味、崇尚情感的美学表达、追求自由的审美品格,此三者作为卢梭美学思想中的要义,始终贯穿着卢梭的道德理想,不仅集中体现了卢梭以...
关键词:卢梭 美学思想 道德 审美范式 浪漫转型 
卢梭道德政治思想图景中的文艺观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郭玉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研究"(12CZW010);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科学规划项目"从对立到交融:西方道德主义文学批评与审美主义文学批评研究"(HDRC201628)
卢梭复归并超越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传统,从道德的角度阐述了区别于同时代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在日内瓦是否应该修建剧院等有关争论,卢梭独具只眼地指出良好政治共同体的基础不在于物质的...
关键词:卢梭 道德政治 文艺观 
福柯“生存美学”中审美与道德关系被引量:2
《知与行》2016年第5期109-112,共4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
福柯学术思想中的"知识""权力""伦理"三大主题贯穿了其对主体问题的思考,在解构了知识主体与权力主体后,福柯在古希腊的道德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生存美学",并将其作为实现主体自由的可能性尝试。福柯的"生存美学"否定了道德的先验性与普适...
关键词:福柯 生存美学 主体的死亡 关怀自身 
道德在彼岸,审美在此岸——尼采审美与道德关系思想探究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7期3-4,共2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项目编号:12CZW010)
尼采站在全新的道德立场,对西方近代文明、理性主义传统以及基督教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强力意志"作为其所要建立的新秩序中的至高原则,将审美作为拯救人类生存困境的最终目标。尼采认为现世的审美生存不仅比虚假的彼岸道德更加真...
关键词:尼采 审美 道德 
丹纳以艺术作品价值等级三原则对造型艺术的考察
《牡丹》2016年第5X期52-53,共2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
丹纳在《艺术哲学》最后一编中提出了划分艺术作品等级的三个原则,即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及效果集中的程度,并以造型艺术为具体事例,对每一原则加以考察论证。笔者结合造型艺术,考察丹纳提出的艺术作品价值等级划...
关键词:艺术作品 价值等级 丹纳 《艺术哲学》 波提切利 事物特征 美惠三女神 鲁本斯 以形写神 唐时期 
试述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9期157-157,56,共2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
柏拉图十分注重音乐的教育及政治作用,对理想国中的音乐进行了严格限制。其音乐美学思想带有一种鲜明的伦理和政治倾向,对于后世音乐理论及音乐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 音乐美学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10期144-144,45,共2页刘晓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
孔子与柏拉图的美学都对音乐这一艺术给予了高度关注,都注重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孔子更加注重以美善统一的标准衡量音乐,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注重文艺的"言志抒情"功能的特点。柏拉图更加注重音乐对现实的摹仿以及对道德的表现...
关键词:孔子 柏拉图 音乐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