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之友(最作文)》

作品数:8008被引量:158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学生之友(最作文)》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最新期次:2017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学生中考语文作文语文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唐惠忠范开源王芳韩云飞李仰臣更多>>
发文机构: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枣庄市第二中学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间无法改变的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夕阳的余晖仍未散去,空旷的街道上走来了两个人,一高一矮,走在回家的路上,渐行渐远。小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工作很忙,每天负责照顾我饮食起居的,只有姥姥一人。无论什么时候出门,只要抓住姥姥的手,才会觉得十分有安全感。那时我...
关键词:时间 饮食起居 安全感 
花开不败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1,共1页崔杰 
世间任何事物没有长盛不衰的,自.然风光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观景赏物时,其所观之景往往会随着自己心情的改变而改变——心境好,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心情差,连鸟语花香亦会变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关键词:心情 事物 心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4-7,共4页李仰臣 
花有几样红,人物各不同。有的人衣着时尚华丽,有的人衣着朴素淡雅;有的人动若脱兔,有的人静若处子;有的人虎背熊腰、魁梧壮硕,有的人骨瘦如柴、赢弱干瘪;有的人声若清泉、妙语连珠,有的人声如洪钟、言语粗鲁……即使同一个人也...
关键词:人物形象 灯火阑珊 鲜活 精神世界 特征和 衣着 人声 个人 
瞧,我们这一家子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8-8,共1页夏歆然 
瞧,我们这一家子里面有五个成员——温柔又孩子气的爸爸,严厉却关心我的妈妈,知识渊博的姥爷,热情开朗的姥姥,还有一个美若天仙,啊不,刻苦学习的我。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只仓鼠。
关键词:知识渊博 刻苦学习 孩子 
有一朵花开满记忆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9-9,共1页薛涵月 
往事如烟,一丝一缕消散在岁月长空里,而那朵花开在我的记忆.深处,永不凋落。儿时,我是被外婆牵着长大的,那时外婆院中有长长的秋千,我常让外婆推着我玩儿。“外婆,外婆!”在我一声声呼唤和生拉硬拽下,外婆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儿。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爱的谎言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0-10,共1页张心怡 
时间随着钟表上的秒针一点一点地流逝,母亲的谎言却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沉淀在我的生命中。——题记 “我出去走走,一会儿回来。”丢下这句话,我便扬长而去。又跟母亲发生了点儿小矛盾。我走在街上,内心的那股不安情绪越发明显。我...
关键词:谎言 不安情绪 目的地 时间 母亲 
旗帜鲜明亮论点以理服人论据新——如何写好议论文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1-14,共4页李仰臣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我们除了学会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之外,还要学会写逻辑清楚、有理有据的议论文,这是中学生必备的一种写作能力,也是我们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个重要平台。
关键词:议论文 论据 论点 鲜明 旗帜 作文训练 写人叙事 写景状物 
感恩是一缕温暖的光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5-15,共1页王一如 
近期,一个只有九秒的视频走红了网络: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颤巍巍地行走在斑马线上,路上车来车往,但总有几辆车,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为老人让路。老人每遇见一辆这样的车,都很是诚恳地摘下自己的帽子,向对方深鞠一躬,以示感谢。
关键词:温暖 感恩 老人 对方 
享受生命中的成败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7-17,共1页陈俊彦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难免会有欢乐与痛苦、求知与探索、追求与向往,也有成功与失败。成与败,要用心去享受。成,当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论胜负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驿站。
关键词:人的生命 享受 向往 
写作要善于讲故事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18-18,共1页孙严青 宋芝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好呢?
关键词:讲故事 写作 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 言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