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012被引量:17596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公安机关公安工作侦查警察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毕惜茜靳高风李健和郝宏奎崔敏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苏警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共7页曹诗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建设意义深远。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主旨要求、网络信息领域发展演化的规律要求、网络化信息化数智化全球化融通同构的时代要求和网络法治的实践要...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监管 网络空间法治 网络强国 总体国家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的问题反思与完善路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13,共6页虞文梁 彭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关系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发展存在一些障碍:监管目标多元且内含紧张张力、分权监管未形成监管合力、政企共治权限边界含混、尚未充分有效进行技术赋能。对此,首先要明确统摄性监管...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监管法治体系 协调监管 智慧监管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中国路径:基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韩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
近年来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正在从区域碎片转向全球统一,网络主权作为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基石,已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过渡到现在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并在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规则、治理手段上呈现巨大变化。2024年8月8日,《联合...
关键词:网络犯罪 网络主权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网络帮助行为归责路径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王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
网络帮助行为存在两种归责路径,即正犯路径和共犯路径。正犯路径将网络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以单独的正犯罪归责;共犯路径坚持帮助行为的从属性,以正犯罪的帮助犯归责。但是正犯路径存在重罪行为刑罚失衡、想象竞合条款虚置等负面效...
关键词:网络帮助行为 帮助犯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共同犯罪 
金融纠纷涉嫌金融犯罪的处理机制——从(2019)最高法民申3796号的“裁判要旨”切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曾粤兴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中的人权保障研究”(22JJD820042)的阶段性成果。
处理金融纠纷与金融犯罪存在交叉关系的案件,应当“先民后刑”“先刑后民”抑或“刑民并行”?纪检监察机关能否介入纠纷审理?这是值得研究的前沿问题。最高法院指导案例曾经作出否定回答。根据效率与效益并重原则,“先刑后民”更加合理...
关键词:金融纠纷 金融犯罪 民刑交叉 监察监督 
网络不法行为的行刑衔接——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为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樊少江 郑延谱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企业合规基础理论及其适用问题研究”(23YJA820034)阶段性成果。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自设立以来适用率极低,长期以往将导致该条款逐渐趋于僵尸化。根据司法现状分析,法规范适用不清晰与行政执法“大卡口”导致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不能有效衔接。基于此,应在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下,坚持刑事违...
关键词: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行刑衔接 违法性判断模式 责令改正 
当前利用AI换脸技术的犯罪活动及其防范应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戴继诚 吴佳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双一流创新研究专项(2023SYL18)阶段性成果。
利用AI换脸技术的犯罪活动是深度合成技术给社会安全带来的全新风险挑战。近年来相关案件数量显著上升,该类犯罪活动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欺骗性强、监管难度大等特点,亟需高度重视。防范打击利用AI换脸技术的犯罪活动,需要多措并举,...
关键词:AI换脸 违法犯罪 治理 安全 
论数字时代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的协同治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孙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技术赋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研究”(22ZDA07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与刑事司法的内生冲突及其双向调和研究”(21AFX013)。
作为一种风险预测算法实践,数字时代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植根于从“惩罚”“福利”到风险控制的少年司法理念转向,顺应了从“算数司法”到“算法司法”的数字司法时代浪潮,因循着从“风险数据”到“风险画像”的算法应用技术机理。...
关键词: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 未成年人司法 数字司法 算法规制 协同治理 
元宇宙侦查及其风险规制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0-85,共16页董邦俊 姬煊证 
2024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法治湖北专项课题“新型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元宇宙作为新兴的前沿领域,正对刑事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产生着深远且重大的影响,其深度发展将重塑侦查的底层结构和逻辑,带来多元风险。因此,需要在厘清元宇宙及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细致梳理元宇宙在刑事司法...
关键词:元宇宙 侦查 风险 规制路径 
人工智能侦查大模型的架构、范式与安全应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聂江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双一流专项(2023SYL02)。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侦查大模型为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生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人工智能侦查大模型不是基于数据分析的“假设—验证”模型,而是新一代基于算法算力的“预测—导侦”模型。未来人工智能侦查大模...
关键词:人工智能 侦查大模型 智能范式 安全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