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作品数:745被引量:75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英译叙事文学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高永伟汪洪章顾乡段枫刘白更多>>
发文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哈乔夫的实践诗学被引量: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靳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编号:22&ZD286)的阶段性成果。
实践诗学是俄罗斯诗学研究中的新领域,旨在揭示具体作家、文学流派乃至文学时代的艺术特质,是一种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描写性诗学。利哈乔夫作为俄罗斯著名的古代文学专家,将古罗斯文学置于历史与文化学的双重视域下,呈现出内蕴于古罗...
关键词:D.S.利哈乔夫 实践诗学 古罗斯文学 历史 文化学 
维谢洛夫斯基与洛特曼:历史诗学比较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焦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项目号:22&ZD28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洛特曼历史诗学理论研究”(项目号:22WWB19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历史诗学的开创者,维谢洛夫斯基从诗人的产生、诗歌的起源及其艺术风格和语言的构成等方面,建构了历史诗学的理论框架。洛特曼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思想,深入探究艺术文本形式要素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诗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维谢洛夫斯基 洛特曼 历史诗学 比较研究 
论埃科的清单符号诗学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59-67,共9页白春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1YBA062)成果。
清单,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埃科作为一名“清单爱好者”,经常在自己的小说中留下清单,并著书研究清单。在埃科看来,清单独具诗学魅力,而非单纯的实用之物。文学作品中的清单是一种独特的诗学结构,它开辟了作者与...
关键词:翁贝托·埃科 清单 符号诗学 
论小说《牡丹灯记》在日本的跨媒介转换——以“落语”为例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周瑛 肖妍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杭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杭州文化国际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中心”的资助。
中国明代小说《牡丹灯记》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除了被翻译、改写成日本文学作品以外,还打破文学界限对日本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落语、电影到电视,从江户时代到现代,日本以多种艺术形式对《牡丹灯记》进行了改编与艺术重构,提供...
关键词:《牡丹灯记》 落语 跨艺术诗学 跨媒介 艺术重构 
“勤勉话语”在英国文学中的流变研究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谷惠文 陈彦旭 
西方思想史中的“勤勉”观念在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转型期作为一种文学中的修辞策略得以充分地发展与演变。论文通过对于当时英国小说中不同层面围绕着“勤勉”这一话题所展开的讨论——包括“勤勉”如何为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创业...
关键词:勤勉 英国文学 思想史 文化批评 
流亡的命运与族裔身份的变迁与重构——一部新发现的在沪流亡犹太人的德语戏剧《第二副面孔》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刘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语流亡文学中的历史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5YJA752007)成果。
近年来,在沪流亡犹太人的历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时隔久远,但依然不断会有新资料得以重见天日。2017年,意大利学者托马斯·索玛多斯发现、整理并出版了奥地利犹太作家马克·西格尔贝格的一部德语戏剧的手稿。这部名为《第二副面孔》的四...
关键词:《第二副面孔》 在沪流亡犹太人戏剧 马克·西格尔贝格 
《马耳他的犹太人》中的海外扩张与帝国想象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赵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2&ZD287)的阶段性成果。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格兰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进而转向海外意欲建立殖民帝国。马洛戏剧《马耳他的犹太人》对基于海外扩张的帝国想象进行了或隐或显的描述,因此,本文旨在对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大背景下的《马耳...
关键词:《马耳他的犹太人》 海外扩张 帝国想象 
权力、身份与社区建构——内勒笔下的城市空间与移民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陈海容 冯戴君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城市记忆:美国文学中的建筑叙事研究”(21NDJC139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资助项目(wypps2020002)成果之一。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格罗里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区的女人们》和《布鲁斯特街区的男人们》生动地呈现了美国现代城市空间中的权力运作。通过对布鲁斯特街区在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发展进行叙述,这两部作品展现了20世纪美国移民群体与城市...
关键词:城市空间 移民 文化身份 社区建构 
国家翻译实践之“实践”——概念、内涵及英译被引量:2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韩淑芹 任东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
理论的建构起于术语的创设与规范。“国家翻译实践”作为近10年来出现的我国学者自创的译学术语,是基于对中外翻译史上现象化的国家翻译行为、组织机构、方式方法等多维度的考察和描写而创生的译学概念,已经在国内学界获得认同。然而,...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 “实践”概念 三重三义 英译 
图像小说《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英译本图文关系再现与重构研究被引量: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谭莲香 张季惠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经典汉译合作模式变迁研究”(19YBA009);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工程化翻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HNJG-2021-0469);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中国自传类图像小说英译本叙事建构研究”(19B019)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通过多模态路径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提升传播效果是视觉文化时代的新课题。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译者韩斌对中国图像小说《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图文关系的英译策略,发现译者总体再现了原文主要图文关系,包括重述、互补和增补关系,对...
关键词:图像小说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图文关系 再现 重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