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作品数:13345被引量:48841H指数:92
导出分析报告
《文物》
主办单位:文物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5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出土文物墓葬文物工作铭文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李学勤高虎胡小宝褚卫红秦大树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中原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南阳独山大道楚墓(M38)发掘简报
《文物》2025年第2期18-27,34,共11页翟京襄(摄影) 燕睿(绘图/指导) 尹芸(绘图) 乔保同(指导) 
2011年9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冶街道蔡庄社区的独山大道北段施工区域内发掘春秋至汉代墓葬61座,发掘区域位于独山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东北部,北距申国贵族墓地300米,地势稍高(图一)。
关键词:楚墓 发掘 蔡庄 南阳市宛城区 贵族墓地 施工区域 河南南阳 独山 
苏孝斌墓石椁线刻山水画的绘画史意义
《文物》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贺西林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并逐渐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李思训、李昭道标榜青绿;王维、张璪示范水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讨论唐代山水画或盛唐“山水之变”,多据画史画论、个别传世名作、石窟壁画和...
关键词:李思训 吴道子 李昭道 山水画 墓葬壁画 线刻 张璪 画史画论 
河南辉县路固汉墓出土陶器工艺的观察与研究
《文物》2024年第11期70-88,共19页李云河 岳洪彬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关中地区汉唐之间墓葬的发展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23CKG020)阶段性成果。
2006~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路固村发掘了一处延续使用多年的汉代墓地,其中不乏保存完好或盗扰程度较轻者,这些墓葬是研究该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材料[1]。路固汉墓出...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出土陶器 汉墓 河南辉县 区域文化特征 豫北地区 文化交流 成型方法 
陕西西安幸福南路唐苏孝斌夫妇石椁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9期33-54,1,共23页段成刚 柴怡 杜鑫(摄影) 张蕊霞(绘图) 曾宇(绘图) 韩冬(绘图) 
2017年4~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幸福南路5号的基建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西安东郊泸河西岸的台地上,北邻咸宁东路,西邻幸福南路(图一)。发掘区呈南北向长方形,此次共清理汉唐时期墓葬81座...
关键词:随葬器物 情况简报 考古发掘 石墓 唐墓 发掘简报 用地范围 汉唐时期 
甘肃武威慕容智墓中的胡瓶与葡萄酒
《文物》2024年第7期55-69,1,共16页罗丰 曹中俊 
2019年9月,考古工作人员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发现了一座古墓葬,随后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对其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的《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可知,墓主即吐谷浑喜王慕容智。慕容智是慕容诺钵的第三子,其母正是唐朝的弘...
关键词:弘化公主 古墓葬 慕容 永徽 甘肃武威 吐谷浑 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肃省武威市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典型珐华器初步科学分析被引量:1
《文物》2024年第7期89-96,共8页郁永彬 万鑫 李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3YFF0906400)的阶段性成果。
2022年10月,中国考古机构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其中一处遗物以瓷器为主,推测器物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器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
关键词:重大考古发现 海上丝绸之路 载人潜水器 科学分析 沉船遗址 陶瓷史 海洋史 
西周时期细腰的组合及其功用探讨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6期41-50,共10页王祁 岳洪彬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周农业及其生产组织形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S009)阶段性成果。
西周时期流行一种喇叭口、细腰、无鼓腹铜,朱凤瀚在《中国青铜器综论》中将其归为B型细体中的Bb型Ⅱ式,没有把这种视为一个单独的类型。实际上,这种在外形上可与商周时期流行的“三段式”区分开:三段式的形制特征是中间部分常常鼓出,成...
关键词:中国青铜器 形制特征 商周时期 圈足 鼓腹 西周时期 三段式 喇叭口 
秦始皇帝陵C区一号墓3号陪葬坑(QLCM1P3)发掘简报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6期4-30,1,共28页蒋文孝(领队/执笔/摄影) 冯锴 邵文斌 杨一卓 齐晖 赵平权(绘图/摄影) 王艳萍(绘图) 马驰(绘图) 
一概况自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开展了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50余万平方米。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东西向一字排列,整齐有序,这批墓葬中距秦始皇帝陵园最近者仅百余米。2013年至今,对其中的秦始皇帝陵...
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园 考古勘探 陪葬坑 勘探面积 发掘简报 CM1 QL 博物院 
再论汉唐间外檐构架的发展模式——以人字拱及其排架样式为线索
《文物》2024年第5期57-75,共19页华扬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项目“古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木造建築体系の展開”(主持人:华扬,项目编号:23KJ0542)资助的研究成果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乃木构建筑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然对其详情,我们至今仍知之甚少。其间,一斗三升与人字拱间隔排布的外檐形象,因材料俯拾即是而为人所习知,殆成世人对此期建筑的固定印象。一般默认这种简单模式渐...
关键词:一斗三升 木构建筑 魏晋南北朝 人字拱 柱头铺作 简单模式 汉唐间 发展史 
浙江湖州毘山遗址商代铜器铅同位素分析
《文物》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吴晓桐 谈金卓 方向明 刘建安 闫凯凯 金正耀 
一概况中国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1],但全国各地区普遍出现青铜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之后的商代阶段[2]。商代各地青铜器的矿料产地和资源流通始终是考古学和科技史研究的重点课题。铅同位素方法为建立各地青铜器之间的联系提...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 青铜时代 商代铜器 浙江湖州 指纹信息 铅同位素 考古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