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作品数:13345被引量:48841H指数:92
导出分析报告
《文物》
主办单位:文物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5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出土文物墓葬文物工作铭文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李学勤高虎胡小宝褚卫红秦大树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西景德镇浮梁瑶里瓷业原料片区发掘简报
《文物》2024年第11期47-58,1,F0003,共14页李兆云 吴元 王方宏 李子嵬 丁琦峰 彭伟楸(绘图) 查吉薇(绘图) 颜俊军(绘图) 魏佳晨(绘图)  
2024年3~7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高岭瓷土矿遗址和长明大午坑明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45平方米。高岭瓷土矿遗址揭露出瓷土矿脉、矿洞、挡土墙、池、灶台、工棚、晾晒场、排沙沟等遗...
关键词:发掘面积 考古发掘 白釉瓷 瓷业 江西景德镇 清末民国时期 青花瓷 瓷土矿 
陕西南郑龙岗寺遗址出土绿松石矿料产源研究
《文物》2024年第9期76-88,1,共14页李欣桐 秦小丽 王小蒙 杨利平 是江柳 孟凡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绿松石产源视角下先秦文化互动与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43)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陕西临潼康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项目批准号:19AKC002)资助。
一概况。龙岗寺遗址位于汉水上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掘工作中,揭露出一处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兼有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的墓地[1]。墓地出土遗物丰富,尤其是出土的77件绿松石装饰器物,在整个新石器时...
关键词:老官台文化 半坡类型 出土遗物 龙岗寺遗址 汉水上游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李家村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明代珐华器初探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7期70-76,共7页董佳馨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23VHQ017)研究成果。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的重要通道,而南海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南海西北陆坡深约1500米的海底新发现的两艘沉船,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见证了古代中国与海外世界的政治、...
关键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明正德 水下考古 沉船 南海海域 东南亚 
东周秦汉时期天神祭祀的考古学观察
《文物》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何一昊 
中国古代有着全民信仰的宗教,一般称为国家宗教,这种宗教拥有神学理论、崇拜对象及信仰者,于是能十分容易地渗透进一种或多种世俗制度中,从而成为世俗制度的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古代的国家宗教政教一体,其组织体系就是国家机器,...
关键词:中国古代国家 全民信仰 古代帝王 国家机器 信仰者 国家元首 
浙江长兴亭子头宋墓(M1)清理简报
《文物》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毛波(执笔/摄影) 王力敏(摄影) 刘军幸(线图) 
一概况2001年3月,浙江长兴县雉城高山岭村亭子头森林公园建设工地发现大块青石板,长兴县博物馆派员赶赴现场,确认其为一座单室古墓葬(编号M1),四块盖板中有三块已坠人墓穴,周边环境遭严重扰乱(图一)。经批准,长兴县博物馆对M1进行了抢...
关键词:情况简报 长兴县博物馆 古墓葬 宋墓 浙江长兴 森林公园建设 抢救性 亭子 
安徽长丰埠里墓群宋墓(M1、M12)发掘简报
《文物》2024年第4期4-24,共21页张义中 徐凤芹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AHSKQ2021D51)成果
埠里墓群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鲁庄南,地处一低矮丘陵的南坡,分布范围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约550、南北宽约360米,总面积约18.8万平方米(图一)。墓群北界为丘陵的陵脊,西界和南界地势低洼,系一条古河道,东界为一条小冲沟...
关键词:安徽省合肥市 小冲沟 安徽长丰 墓群 埠里 长丰县 古河道 
浙江湖州毘山遗址商代铜器铅同位素分析
《文物》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吴晓桐 谈金卓 方向明 刘建安 闫凯凯 金正耀 
一概况中国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1],但全国各地区普遍出现青铜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之后的商代阶段[2]。商代各地青铜器的矿料产地和资源流通始终是考古学和科技史研究的重点课题。铅同位素方法为建立各地青铜器之间的联系提...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 青铜时代 商代铜器 浙江湖州 指纹信息 铅同位素 考古学 
山西浮山南霍东周墓出土铜容器制作工艺考察
《文物》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南普恒 王秦岭 王金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1&ZD238);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第七批);山西省青铜器修复保护技术开发实验室运行补贴项目(2019)共同资助。
南霍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南霍村。199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春秋晚期铜容器墓5座(M9~M13),出土铜容器鼎、甗、敦、豆、盘、匜、共23件[1]。本文分类考察此批铜容器的制作工艺,以期揭示其工艺特征和技...
关键词:抢救性发掘 南霍 铜容器 春秋晚期 工艺特征 技术水平 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临汾市 
陶寺墓葬M2172初探被引量:2
《文物》2023年第12期66-74,1,共10页高江涛 
1978~1985年,陶寺遗址发掘的墓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是目前龙山时代规模最大的墓地,已发掘了其中的1309座墓葬。发掘者依据墓葬规模和内涵的明显差异,将其中可以分类的770座墓分成了六类。六类墓中,属于二类甲型的M2172墓圹却堪比一类甲...
关键词:随葬器物 陶寺遗址 发掘者 葬仪 猪下颌骨 特殊含义 墓地 龙山时代 
岐山孔头沟出土车舆围板铜饰与金文中的“金簟弼”
《文物》2023年第8期61-73,共13页王洋 种建荣 雷兴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原遗址凤雏城址区田野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40)成果。
岐山孔头沟西周墓M10出土有大量薄壁铜片。经过拼对与整理,以周原贺家车马坑出土材料为参照,辨识出这些薄壁铜片为车舆围板铜饰,并对其形制与组配进行了复原。西周车舆围板铜饰按装饰部位有舆侧板饰、舆后板饰之分,按形制结构又可分为...
关键词:车舆 车马坑 西周金文 形制结构 文献考证 围板 装饰部位 东周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