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争鸣》

作品数:1315被引量:5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作品与争鸣》
主办单位: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最新期次:2023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中篇小说文学评论文学作品言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罗伟章房伟杨少衡迟子建徐贵祥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院天津市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言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12期2-2,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前30年,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改造,按照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1956年1月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 言论 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 文艺工作者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11期2-2,共1页
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去解释人的本质,宣扬各时代、各民族、各阶级的人有着天生的、固定不变的、普遍的本性,以抽象的人性论来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上,忽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认为人性就是...
关键词:言论 自然本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 社会环境 历史条件 社会历史 社会属性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10期2-2,共1页
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初期开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就呈现出强烈的实践特色。中国先进的思想家、艺术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既不是用来摆设的装饰品,也不是学者书斋里的纯学...
关键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艺术理论家 中国革命斗争 中国马克思主义 言论 实践特色 学术研究 实际需要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9期2-2,共1页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毛泽东关于文艺价值取向的论断,是既全面又有重点的。过去有人把这个正确方向歪曲为只能写工农兵,只为工农兵服务,把“革命的文...
关键词:言论 文艺价值 中间人物 工农兵 文学艺术 实际生活 毛泽东 歪曲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8期2-2,共1页
1960年7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周扬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准备在会上作主报告骷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报告分六个部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三次代表大会 言论 中国作家协会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 文学艺术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7期2-2,共1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根据文艺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文艺路...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文艺工作 言论 “双百”方针 社会主义文艺 改革开放 文艺事业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6期2-2,共1页
毛泽东主席从年轻时候,就非常喜欢屈原的作品。1951年,在中南海接见周世钊等人时说,“《耄堇辞》虽是古董,但却是历史,有读的价值。”
关键词:言论 毛泽东 周世钊 中南海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5期2-2,共1页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至此,世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和体系,即具有周期性危机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和没有周期性危机的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先进的科学和生产力有着内...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 劳动生产力 言论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体系 社会主义 经济体系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4期2-2,共1页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1913年至1918年),一连几年的国文教员都是袁仲谦。毛泽东钻研韩愈的文章,改写古文,将袁仲谦批注过的韩愈文集借来,仔细阅读,一一校正,并将书补好。他在1913年10月至12月所写的《讲堂录》,后面部分主要是...
关键词:言论 《讲堂录》 毛泽东 韩愈 
言论
《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3期2-2,共1页
在一本《初唐四杰集》里,毛泽东在王勃的《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的标题前画着大圈,并写下长达1000多字的批注。批注有考证、有评价、有议论。从内容看,大约写于1958、1959年。
关键词:言论 初唐四杰 毛泽东 批注 王勃 考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