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

作品数:8893被引量:12191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小城镇建设》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小城镇建设小城镇乡村城镇化小城镇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张立赵之枫叶齐茂潘晓棠方明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分类治理的价值重构与制度创新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1-1,共1页段德罡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村庄分类作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与空间治理的重要技术工具,已然成为新时代乡村规划研究的焦点议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确立的“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类村庄发展导向,...
关键词:乡村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 价值重构 分类治理 城乡二元结构 多元价值 治理工具 焦点议题 
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类型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王笑文 陈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课题“乡村振兴情景动态模拟与路径探索”(编号:42293273)。
乡村地域功能是承载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多功能复合体,识别乡村多功能类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乡村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识...
关键词:乡村地域功能 类型识别 空间分异 影响机制 河南省 
监利市乡村发展评估与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24-30,47,共8页邵俊 王雨娴 伍昌友 曹跃君 
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老旧社区低碳模块化微更新模式及其测评方法研究”(编号:2022-124);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央地关系视角下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执行偏差与机制研究”(编号:22Q021)。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尊重村庄的自然环境,顺应其内在发展规律,并对其进行精准的发展潜力评估。本研究以湖北省监利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土地利用演变特征,把握监利市土地利用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村庄分类 POI点 引力模型 监利市 
“功能—网络”视角下乡村集群发展与规划应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清塘镇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王渊源 邓春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北乡村发展类型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编号:52268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要素解析视角下左右江流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与机制研究”(编号:5226800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单个村庄的规划和组织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使村庄间协同发展成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乡村集群发展的理念可推动乡村从“单打独斗”向“联动整合”转变,为破解乡村协同...
关键词:乡村集群 社会网络分析 “功能—网络” 改进引力模型 清塘镇 
“单元化”乡村振兴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规划实践——以河北省东光县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39-47,共9页解永庆 李佳茜 何苗 张婷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空间潜力—质量的天津市村庄类型识别和精准化治理路径研究”(编号:TJGL22-012)。
我国乡村规模小、分布散、治理主体多的固有特征导致乡村振兴面临重重阻碍。为此,研究引入“单元式”的发展理念,通过整合地理邻近、属性相似的个体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地域共同体,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统筹配置资源要素,以此来提升规划治...
关键词:乡村地域多功能 乡村振兴单元 农产品主产区 东光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县域搬迁撤并类自然村识别研究——以遂昌县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48-55,63,共9页杨天凤 朱铨 陈昊炜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数字驱动的未来乡村场景设计及规划方法模型研究”(编号:GN22E080817)。
搬迁撤并类自然村的准确识别是山区县域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已经搬迁撤并自然村的地理坐标,通过地理加权回归进行遂昌县自搬迁撤并地区适宜性评价;结合自然村发展指数,根据组态特征识别搬迁...
关键词:乡村振兴 山区县 搬迁撤并类 自然村 类型识别 遂昌县 
大都市郊区乡村转型路径与规划响应——以上海市川沙新镇郊野乡村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吴江华 
大都市郊区乡村是受城市能级效应驱动最深的地带,其转型发展对实现乡村功能升级及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至关重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非平衡性增长与结构差异加剧,大都市郊区乡村往往面临着经济发展权利上移与社会治理中心不断下沉、...
关键词:大都市郊区乡村 乡村转型 郊野乡村 规划响应 川沙新镇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乡村无障碍环境研究进展及评述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64-73,共10页谭亦鹏 陈云凤 
2024年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秦皇岛市海港区既有城市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研究”(编号:2024LX015);燕山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培育项目(理工类)“北方农村在地化养老模式构建及养老设施适应性设计研究”(编号:2024LGQN003);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乡村振兴需求下建筑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编号:JGPY2024ZD204);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建成环境感知图像获取与数据挖掘平台建设”(编号:JGJXZY2024201)。
乡村范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起步晚,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需求回应不足。文章以1995—2023年CNKI国内乡村无障碍环境研究文献为检索源,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针对乡村无障碍环境作为独立目标...
关键词:乡村无障碍环境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评价指标 CITESPACE 
天津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74-81,89,共9页朱凤杰 张孟祥 张戈 杨艺菲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布局特征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编号:B22024)。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政府精准施策的关键。文章以天津市10个涉农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熵权法构建包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条件、卫生环境和经济产业5个维度2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然后对各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
关键词: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天津市 
农村基础设施系统生态化三维评价——以北京石峡村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3期82-89,共8页李勤 侯东辰 田梦堃 张紫薇 李秋予 刘怡君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促进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课程教、研协同发展优化研究”(编号:MS2022276);202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基于课程思政和数字化技术的城市更新课程教学优化实践研究”(编号:J2024004);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迁移学习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空间韧性测度与提升方法研究”(编号:PG2024002)。
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基础设施系统在生态建设和生态化评价方面的实际需求,本文构建三维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系统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该模型从发展状态、区域水平和发展轨迹3个角度出发,构成了农村...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系统 生态化 三维评价 石峡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