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与传媒》

作品数:644被引量:98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符号与传媒》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英文叙述学文化传媒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彭佳赵星植胡易容何一杰孟华更多>>
发文机构: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器智能美学时代的跨媒介记忆:雷菲克·安纳多尔新媒体艺术的影像叙事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13-126,共14页彭肜 罗丹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普适计算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世的新纪元。作为新媒体数字艺术家,雷菲克·安纳多尔以智能算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医学、统计学、档案学、环境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资源,以“记忆”为主题进行数字艺...
关键词:跨媒介记忆 雷菲克·安纳多尔 新媒体艺术 影像叙事 机器智能 
论“意境”“气氛”与“氛围感”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魏云洁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唐代宴乐空间传播模式及其当代应用研究”(Z20220515)中期成果。
对“意境”概念的解读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意境在融入现代美学及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问题。自德国美学家波默的“气氛美学”传入中国,许多学者将其与“意境”进行类比,试图推进“意境”概念的发展,但这种努力目前...
关键词:意境 气氛 氛围感 传统美学 生活美学 
文化转码:传统舞蹈资源当代转化的路径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38-150,共13页袁杰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20ZD049)阶段性成果。
传统舞蹈资源当代转化是一种跨语境、跨系统的创造活动,其间经历着复杂的“文化转码”行为。转码是指跨系统符码转换,即从第一系统提取的模因脱离原初的符码系统,被置入新的主题语境重新组织。由于符码系统的转变,模因也具有了新的形式...
关键词:文化转码 传统舞蹈资源 模因 转化路径 
地方性知识如何参与乡村媒介行动:“土味”短视频传播的人类学考察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51-167,共17页李菲 李士艳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国俗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探索”(22JJD850015)中期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数字时代民族互嵌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介构筑与表达”(31920220118)中期成果。
人类学有关地方性知识的论说,以“情境”“特定”“专属”等特征与前现代/传统社会的特定时空、地方和人群相联系。在传媒技术、话语生态快速迭代的当前社会语境下,众多“土味”短视频凭借低门槛、高弥散的媒介技术属性全面介入日常生活...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媒介行动 “土味” 符号人类学 乡村 
光影与算法:人工智能类摄影图像的拓扑像似研究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68-180,共13页张沛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20&ZD04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人工智能与摄影相交融的背景下,借助符号美学理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所生成的类摄影图像与传统摄影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拓扑像似”这一概念,将人工智能生成的类摄影图像细分为“文字转换的邻域拓扑”“历史解构的集群拓扑”以...
关键词:拓扑像似 人工智能 摄影 符号学 
短视频符号叙述原理及其主体美学批判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81-192,共12页颜小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论存在符号学电影批评理论的建构”(20FZW010)的中期成果。
“短视频”应特指新媒体语境下,时长为数秒乃至数分钟不等的以影像符号为核心的综合多种表达方式的叙述形式。短视频在影像叙述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追求“刺点”,省略“知面”,并通过组合轴上的横向连接形成意义共同体。以追求流量和点...
关键词:短视频 符号美学 主体 
当代中国交响音乐的符号叙述策略探析——以张千一的《我的祖国》为例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193-204,共12页张兆麟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敦煌叙事研究”(2023YB098)阶段性成果。
张千一创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在兼顾可听性与专业性的同时,利用标题建构音乐叙述框架,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人文风貌作为展现祖国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大众进入《我的祖国》语义空间奠定了理解基础。本文以符号叙述学视角为切入点,分...
关键词:《我的祖国》 音乐叙述 祖国形象 符号叙述学 中国交响 音乐 
主体符号学的发展:理论、实践与展望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205-218,共14页李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巴黎符号学学派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21YJC740028)阶段性成果。
巴黎学派是世界符号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该学派早期以叙述研究为中心,将语言看成自给自足、逻辑自洽的系统,探索文本的话语表现形式和深层语义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在符号学的众多研究对象中,“主体”这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符号学 科凯 巴黎学派 现实性 陈述机体 
论科幻小说元叙述及其后现代意义建构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219-231,共13页聂韬 敬琼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13&ZD127)的中期成果。
元叙述是后现代文学的重要书写策略,能够揭示叙述的自我意识,呈现文本虚构性与经验真实再现之间的认知张力。然而,元叙述在现代科幻小说中的特性与特征却鲜有研究与总结。本文探讨20世纪60年代科幻小说创作与批评实践在元叙述模式中的...
关键词:科幻小说 元叙述 批评性与交流性 露迹与多叙述合一 
从符号美学看艺术与产业的融合:评赵毅衡《符号美学与艺术产业》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李政 
艺术与工业、商品、经济的关系一直是艺术理论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通过强调作家、演员等艺术从业者的“生产劳动者”身份,揭示艺术必然会卷入经济活动的社会现实。一个世纪之后,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
关键词:符号美学 大众意识 赵毅衡 批判立场 霍克海默 阿多诺 艺术商业化 个性趣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