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作品数:636被引量:18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主办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诗学汉语诗歌知识生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刘卫东邢建昌孙秀昌姜文振田恒金更多>>
发文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仰韶彩陶鱼纹的文化分析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7-203,共17页褚军棠 
鱼纹是仰韶彩陶动物纹饰的主要母题之一,其发展过程总体上呈现出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轨迹。半坡时期的鱼纹多以写实形象表现,至庙底沟时期,鱼纹已经基本摆脱了写实性而走向抽象化的阶段。学界对于仰韶彩陶鱼纹的文化分析多集中于其中的...
关键词:仰韶彩陶 鱼纹 形式演变 文化内涵 原始信仰 
“椅子/身体感”的丝路旅行与会通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74-186,共13页张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2)的阶段性成果
椅子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在“丝绸之路史前史”时代传播至西亚、地中海沿岸、中亚及印度,后随佛教沿丝路网络传入中国,至今已“播撒”到世界各地,无远弗届,形成了难以计数的椅子文化和椅子样态。椅子在丝路网络循环往复的流通中深刻塑造...
关键词:椅子/身体感 丝绸之路 旅行 会通 感官共轭 
题像:戎冠秀女性解放形象的跨媒介生成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64-173,共10页朱文文 
河北省教育厅2022年博士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晋察冀叙事的建构与影像再生产研究”(项目编号:CXZZBS2022065)的阶段性成果
被授予“拥军模范——子弟兵母亲”称号的戎冠秀,一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戎冠秀是在家国危难之时涌现出的兼具崇高革命热情和朴素道德情怀的晋察冀农村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几十年来,她的英雄事迹不停地被记录、被言说。在主流叙事审美...
关键词:戎冠秀 女性解放 历史记忆 媒介互动 
流散经验、疾病叙事与文学的心理疗救——论郁达夫小说的疾病叙事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潘磊 
郁达夫从医者和患者的双重体验出发,在文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疾病世界。“忧郁症”是弱国子民在流散过程中因身份认同的危机、精神家园的迷失而产生的心理疾病,郁达夫通过对这一疾病的书写唤醒了故国沉睡的人们的自我意识,使其带上了...
关键词:郁达夫 流散经验 “忧郁症” 疾病叙事 
小说空间下的乡村狂欢——论《翻身记事》中原笑的重建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42-153,共12页艾翔 李小茜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梁斌评传”(项目编号:TJZW22-002)的阶段性成果
梁斌在《翻身记事》中呈现了与同时代小说关于笑的观念的较大差异,固定的笑的指向性被取消,任何人都处在广义的笑的场域中,具有一定的无差别性。同时,作家还用大量笔墨再现了政治活动中夹杂的侠义和狂欢节因素,展示群众对观看抓捕地主...
关键词:梁斌 《翻身记事》 原笑 民间 
论文学批评对“张贤亮形象”的塑造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白亮 
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重大(点)标志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文艺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SYLZD047)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批评是张贤亮作家形象的塑造者,也是其作品的密切合作者。围绕张贤亮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分歧或共识,实际包含了批评、作家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对立、妥协和协商。因此,文学批评对张贤亮形象的塑造、改写和修复等现象,需要重新置放于新时...
关键词:张贤亮形象 文学批评 知识分子 劳动者 “下海” 
生态批判、生态人格和动物形象的塑造——当代生态小说发展综论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22-132,共11页汪树东 杨晓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暨生态文学大系编纂(1978—2017)”(项目编号:17BZW034)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生态小说已经构成了小说百花园中的一片绚丽风景,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当代生态小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头20年的繁荣阶段。当代生态小说对中国生态问题展开了较全面的精细书写,呈现出鲜明的...
关键词:生态小说 生态人格 动物形象 生态文学 
仲振奎戏曲探考——以《红楼梦传奇》《怜春阁》等为中心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1-121,共11页吴佳儒 武迪 
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清代《红楼梦》文献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QQJH018)阶段性成果
乾嘉文人仲振奎创作的《葬花》暗藏自喻性,是作者对个人爱情悲剧的“借题发挥”。《怜春阁》旧说为仲氏自传,实为友人陈燮爱情悲剧的真实再现。士人的游幕治生与爱情悲剧为这类戏曲创作提供了本事,而仲氏的《红楼梦传奇》《怜春阁》曾...
关键词:《葬花》 传记性剧作 红楼戏 《怜春阁》 
因古与羼今:《淮阴节妇传》明代嬗变新探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王凯 辛志英 
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课改背景下高师语文论课程内容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GJJG554)的阶段性成果
宋传奇《淮阴节妇传》情节离奇且极富社会教化意义,在嬗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经典叙事模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明代出现了多部《淮阴节妇传》的嬗变作品。明代作家在宋传奇的基础上对该题材进行改编与再创作,早期嬗变作品...
关键词:《淮阴节妇传》 叙事模式 明代嬗变作品 嬗变特征 
赵南星《笑赞》故事来源考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张大江 
《笑赞》是明代赵南星编撰的一部文言笑话集。考其故事来源,大部分来自前代书传笔记中的轶事和口耳相传的笑谈,如《笑林》《启颜录》《南唐近事》《鹤林玉露》《事文类聚》等。赵南星多方采撷,着意点染,通过艺术加工,赋予了传统故事以...
关键词:《笑赞》 “笑林体”小说 故事来源 再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