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1569被引量:118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桐城派黄梅戏契约文书诗人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刘海波黄敦平曹慧群宋淘马兆良更多>>
发文机构: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治理工具: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安建增 沈逸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建构及安徽实践研究”(AHSKY2022D037)。
治理工具是国家开展公共行动、完成政策任务的制度化操作方法和执行手段。政策任务主要涉及治理目标及其需要完成的工作事项和行动内容;治理工具则是促使政策任务变为现实的执行方法和手段。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完成一系列...
关键词:共同富裕 治理工具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弘扬英模精神探赜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储成君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榜样叙事转型研究”(2023CX005);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道德教育一体化研究”(acjyzd2023018)。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彰显人的类特性的内在要求,是发挥精神不竭动力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全体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英模精神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支撑:英模精神不仅承载丰裕的精神文化资源、...
关键词:精神富裕 英模 英模精神 崇尚英雄 
黄梅戏艺术与长江文化的交互构建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2-32,共1页江爱华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从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学术界根据黄梅戏老艺人的口述史证实该剧种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至今不过区区百余年,但黄梅戏却是群众基础最好、最为活跃的地方剧种。黄梅戏前贤王少舫说“黄梅戏是吃百家奶长大的,...
关键词:黄梅戏艺术 地方剧种 民间小戏 王少舫 老艺人 地方戏 口述史 
黄梅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精神特质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3-39,45,共8页沈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黄梅戏与长江中下游流域文化关系研究”(21BB037)。
从文化的地域属性看,黄梅戏文化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文化,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端并展翼,具有吴楚文化的气质特征。从文化的历史时期、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看,黄梅戏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它具有戏曲文化的总体特征。黄梅戏的...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 历史发展 精神特质 
论“黄梅戏学”三大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汪超 韩再芬 
黄梅戏是极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通过辨析概念发现“黄梅调”重在民间性,“黄梅戏”突出艺术性,“黄梅剧”强调学科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探索“黄梅戏学”三大体系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从学科...
关键词:黄梅戏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黄梅戏文化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建构——首届黄梅戏文化研讨会综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李成金 张莹 
黄梅戏文化研讨会于2024年12月在安庆市召开,会议围绕“黄梅戏文化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展开充分讨论。黄梅戏文化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具有标志性意义,是黄梅戏艺术与其周边文化要素的总和。黄梅戏是讲好安徽故事的重要媒介,黄梅戏的地...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 理论体系 长江文化 
陈独秀《实庵自传》写作考论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杨炀 
陈独秀《实庵自传》甫一发表即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但“未完篇”的性质使得自传价值大打折扣,因而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一开始狱中生活纷挐不已,陈独秀对《自传》写作并不热心。但经济困窘、杂志邀约、国难当头等因素,使得陈独秀的...
关键词:陈独秀 《实庵自传》 亚东图书馆 《宇宙风》 
刘文典校勘《庄子》新论——以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为中心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蒲章臻 
刘文典是我国近代《庄子》研究的大家,其穷尽精力治学《庄子》并校勘完成《庄子补正》一书。《庄子集释》是刘文典校勘完成《庄子补正》的底本,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中的内容可以与《庄子补正》相对照,为刘文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
关键词:刘文典 《庄子》 《庄子集释》手稿 校勘 
史实与史论: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转向——兼谈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的编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兰轲轲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鲁迅的‘幽默’与‘幽默’的鲁迅——鲁迅幽默艺术论”(2022AH050559)。
当代文学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向了历史化研究,在回到历史现场去描述文学发生情况的同时,也出现了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如何平衡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黄修己在《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中提及的“史论结合”这一研究方法,为解...
关键词:史论与史实 历史化 黄修己 
世界话语与梁启超早期的文学观念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刘保庆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梁启超文学观念的生成研究”(2021BWX010);“河南工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媒体与传播的情感维度”(2019SBS001)。
现代意义“文学”的出现,与梁启超早期的文学观念有关。梁启超创造了“世界外之世界”概念,契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作为世界的文学”得以显身。“作为世界的文学”以人之局限性和共通性为基础,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
关键词:梁启超 世界话语 “世界外之世界” “作为世界的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