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研究(辑刊)》

作品数:207被引量:1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人权研究(辑刊)》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人权权利基本权利人权研究人权保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秦勇杜建明常健刘碧波郭昌盛更多>>
发文机构: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政治与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市场公权力介入研究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52-70,351,共20页李雨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自然资源利用的权利体系研究”(2020AFX017)的研究成果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自然形成的财富,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国家作为公权力主体代表公共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管理,并可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作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自然资源产权流转的过程体现了公权力的介入:在特许...
关键词: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市场 自然资源特许物权 公权力介入 公法界限 
中国个人数据规制的理念变迁与路径演进被引量:1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106-129,353,共25页马康凤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智能社会背景下人权和基本权利的新发展”(19JJD82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应对个人数据广泛搜集、处理、利用等带来的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问题,法学领域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私法领域学者将个人数据从隐私中逐渐剥离出来,将其打造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客体,赋予权利人以个人数据权/个人数据自决权,并通过...
关键词:个人数据 个人数据自决权 告知同意 个人数据受保护权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否议——基于主体资格变迁的视角被引量:1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73-105,352,共34页瞿灵敏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法典》实施背景下新兴人格权的生成路径与保护机制研究”(21CFXJ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体资格的变迁历史和发展趋势表明,现代法正形成以自然人为主,以组织体和非自然人生命实体为辅的一体两翼的主体资格类型格局。主体资格制度的开放性和主体拟制技术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赋予人工智能主体资格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主体资...
关键词:人工智能 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变迁 拟制 权利本质理论 
论宪法公民通信权的保护范围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1期285-302,462-463,共20页聂友伦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司法解释权的行使规则建构研究”(22YJC820026)的研究成果
如何界定宪法上公民通信权的保护范围,系通信权条款遗留的法解释学问题。围绕该问题,理论界提出了“私密性说”“私人空间说”“过程与信息说”等学说,但相关论证在文义范围的可能性、宪法秩序的稳定性、方法适用的妥当性等方面考虑不...
关键词:基本权利 通信权 保护范围 通信过程 可识别性 
“权利行使不可罚”原则之质疑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1期145-165,457-458,共23页贺晨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行政犯扩张及其适用限缩研究”(19BFX061)的阶段性成果
“权利行使不可罚”的依据是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出罪路径是“构成要件阻却说”与“违法阻却说”。不能以享有权利否认非法手段对法益的侵害,权利行使的动机不是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唯一标准,因此“构成要件阻却说”存在疑问。权利行使若...
关键词:权利行使 权利滥用 财产权 财产犯罪 刑民交叉 
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刑法保护路径探究——以生物识别信息为切入点
《人权研究(辑刊)》2023年第1期320-335,464-465,共18页王倩云 宫月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空间治理刑事政策问题研究”(19DFXJ05)的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个人私密信息的私人属性减弱而公共属性增强,致使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屡禁不止。在此背景下,信息主体对于个人信息的掌控需求提升,隐私权增加了以积极的自我信息控制为特征的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内容。就相关行...
关键词:隐私权 生物识别信息 刑法保护 
权利分析的观察视角与理论进路
《人权研究(辑刊)》2021年第2期27-61,520,共36页李拥军 张笑 
权利是社会以肯定的规范形式对主体自由或利益的认可与保障,权利只能是主体的权利,没有主体,权利就失去了逻辑起点与归宿,因此,权利主体既是构成权利规范的必要条件又是描述权利现象的重要特征。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形式,而群体又是人...
关键词:权利 义务 共同体 国家 
论宪法中的言论概念
《人权研究(辑刊)》2021年第2期157-189,523,524,共35页郑晓军 
宪法言论自由是否应解释为发表各种言论的自由?实践中对言论概念存在不少误读。解释言论自由的规范内涵,有必要区分宪法权利的调整范围与保障强度,发挥调整范围的“过滤网”功能,避免在言论限制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公民有言论的...
关键词:言论自由 宪法权利 法律关系 侵害风险 
中国儿童权利研究的逻辑紊乱及其调适——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被引量:2
《人权研究(辑刊)》2021年第2期236-268,526,共34页刘涛 石华琛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YJA200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儿童权利研究受到中国权利理论、西方儿童权利理论和中国儿童权利保护实践三重背景因素的影响。三者分别发挥着思想基石、理论源泉和现实动力的作用。中国儿童权利理论发展缓慢,已明显滞后于当下儿童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通过学术...
关键词:儿童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个人数据法律保护的规范对象:权益基础、行为风险与权力失衡被引量:2
《人权研究(辑刊)》2021年第2期382-404,530,531,共25页李旭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8SFB1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个人数据法律保护之规范对象的探寻一般起始于权益基础的证成之上,在各国数据保护立法初期,权益基础呈现多样化、本土性和发展性的格局,背后体现出数据保护问题与权益基础问题“若即若离”的复杂关系。同时,对个人数据法律保护问题的...
关键词:个人数据 法律保护 权益基础 数据处理 数据权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