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研究(辑刊)》

作品数:207被引量:1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人权研究(辑刊)》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人权权利基本权利人权研究人权保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秦勇杜建明常健刘碧波郭昌盛更多>>
发文机构: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人权视域下数字资产的刑法规制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256-276,347,共22页赵桐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3127)资助
在数字资产的刑法保护问题上,有必要从数据安全这一上位概念出发,保障数字人权。数字时代的人权概念既承继了传统人权的防御逻辑,又融合了数据技术带来的合作共治理念,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数字资产的价值受保护性与信息流通性上,数字资...
关键词:数字资产 数字人权 财产犯罪 数字经济 
公法视野中的数据财产权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227-255,346-347,共31页梁芷澄 
我国民法学界通常将数据财产权理解为支配观念下的民事权利。这种理解无法调和财产权支配性与数据开放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其对数据财产权的性质存在一定的误读。数据的公共性特征,意味着数据财产权的形成离不开公法规则。从权利性质看...
关键词:数据确权 数据所有权 数据流通 数据登记 分配正义 
藏医药文化遗产的人权价值及法律保护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188-223,345-346,共38页隋燕飞 
2022年度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权价值内涵与法治保障研究”(20221JY0002);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中国人权思想史”(20XNLG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遗产关乎人类团结、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接触和享受文化遗产的权利是文化权利的一部分。文化权利位于人的尊严的核心,是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的促成因素。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本质上是一个人权法议题。联合国...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藏医药文化遗产 人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法治 
诉权交易的原理和机制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152-187,344-345,共38页桑松杨 
如果法律允许当事人将其在违约、侵权、婚姻、继承、收养、劳动、无因管理及不当得利等纠纷中享有的有关赔偿请求的诉权转让给第三人,就有可能开放一个规模很大的诉权交易市场,促成数量庞大的互利交易,并带来一系列延伸性的社会收益,包...
关键词:诉权交易 债权交易 赔偿请求权转让 诉权交易市场 
社会性冻卵的实践争议与规制革新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134-151,344,共19页尹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2021RCW111)的研究成果
社会性冻卵是个人在医疗目的以外,基于其他原因选择使用冻卵技术保存卵子活性以供将来使用的行为。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社会性冻卵的需求逐步增长,引发了既有政策下的容许性争议,也暴露出现行规制政策的不足。社会性冻卵的...
关键词:社会性冻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规制 比例原则 法律保留 
患者个人信息“隐私化保护”的问题与解决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113-133,343-344,共23页熊静文 
《民法典》第1226条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字面意义上看,针对患者个人信息采取与患者隐私相同的保护方式,即禁止泄露。然而此种解释脱离了民法典时代“隐私—信息”二元制保护框架。医师职业伦理的...
关键词:民法典 患者个人信息 隐私化保护 适度开放性 正当性事由 
人脸识别技术公共应用的法律规制研究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89-112,342-343,共26页张恩典 
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美网络空间治理比较研究”(18JZD040);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公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23LL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治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公共应用模式包括验证、识别和分类等。人脸识别技术公共应用在带来治理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导致了公民隐私、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平等权等基本权利受到严重侵蚀。考...
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 公共治理 基本权利 协同治理 问责制 
强迫劳动的国际法尺度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58-85,341-342,共30页魏晓旭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2022JZDZ005)的研究成果
自《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通过至今,国际法规制强迫劳动的进程已近百年,其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亦存在不足。当下,强迫劳动依旧广存于世,在概念和规范层面也与奴隶制、人口贩运等存在实质重叠,并有被政治化而用以干涉、污蔑他国的情况...
关键词:强迫劳动 国际法 人权 奴隶制 剥削 
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人权建设的性别走向——从沈家本类案异断谈起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37-57,341,共22页张嘉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清立法新研究”(22BFX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沈家本的《学断录》中收录有《宋阿云之狱》《宋安崇绪之狱》两文,通过原文分析、类案比较与史实拓展,两篇文章呈现出传统礼法观念对沈家本法律思维的深层影响,沈氏就皇权干涉司法问题进行类案异断的两个面向实则暗含着礼法以性别为异...
关键词:沈家本 阿云之狱 法律思维 性别构建 中国法律近代化 
论生存权首要地位的法理阐释
《人权研究(辑刊)》2024年第1期3-33,340-341,共33页李将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边主义的中国理论及其自主性建构研究”(GD24YFX11)的研究成果
生存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是中国人权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共识。关于生存权首要地位的认识和研究存在政法路径主导、工具性逻辑和权利层次限定的特征,在法理层面探求生存权首要地位的妥当阐释及其制度形式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命题。首要地...
关键词:生存权 首要的基本人权 权利体系 权利位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