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

作品数:893被引量:2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近代中国》
主办单位:上海中山学社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孙中山学社辛亥革命学术国民政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易惠莉陈绛戴鞍钢仇华飞廖大伟更多>>
发文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学术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法国在五卅惨案发生后的对策
《近代中国》2024年第2期52-71,共20页李健 
1925年5月30日,上海南京路上英国巡捕向中国示威群众开枪,酿成五卅惨案,此后中英双方进行长达数月的交涉。在中国反帝的大浪潮下,法国在英国和中国之间左右逢源,提出公使团派六国委员对五卅惨案进行调查,试图掌控五卅交涉的主导权,后因...
关键词:法国 五卅惨案 对策 
庄士敦研究评述
《近代中国》2024年第1期299-312,共14页贾盼 
学界对庄士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他的南洋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出版后的一些书评。后因担任逊帝溥仪英文师傅的经历,在逊清小朝廷的研究议题中庄士敦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20世纪以来海内外学界关于庄士敦的研究成果,试从学理...
关键词:庄士敦 溥仪 汉学研究 
抗战时期“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述略
《近代中国》2024年第1期284-296,共13页宋青红 叶蔚林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组建“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将孙中山《实业计划》作为经济建设的准则,全面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案。该会邀请国内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研讨,设计经济建设的方案,为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规划路径。
关键词:“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 孙中山 实业计划 
《宇都宫太郎关系文书》中所见辛亥革命时期要人书信考释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329-338,共10页吴世平 
辛亥革命前后,中日关系密切,是时日本政要、文教界人士、大陆浪人在清政府开展留学教育、开办新式学堂、革命党人建立革命组织、筹划武装起义等方面介入甚多。同时,日本政府亦直接参与了庚子事变、日俄战争、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 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 庚子事变 日俄战争 新式学堂 留学教育 
两江总督与清末疏浚黄浦江(1901—1911)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85-106,共22页孟凡礼 
疏浚黄浦江是英、美等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诉求,在辛丑议和过程中各国将疏浚黄浦江一条列入,使其正式成为清政府的一项条约义务。在条约拟定过程中,两江总督对于该条中抢夺中国主权的现象进行了强烈抗争,并在辛丑议和之后成为推动改订...
关键词:疏浚黄浦江 两江总督 外务部 对外交涉 
粮政、贪污与司法惩处——以民国后期江西地方田赋贪污案为中心(1941—1949)
《近代中国》2023年第1期98-125,共28页刘杰 董雪婷 
国家社科基金“近代中国债券市场研究(1898—1937)”(18CZS031);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人文发展背景下中国史硕士数字史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培养研究”(JXYJG-2021-005)资助
田赋向来是传统中国财政收入中的主要赋税之一,也是传统粮政运行的重要方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保障军粮和民食供应,在1941年推行以田赋征实为核心的粮食统制政策。随之而来的是田赋制度与人事制度的更新。粮政问题关系着地方财政的...
关键词:田赋征实 财政收入 粮政 田赋征收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贪污案 民国后期 
中国桐油业的对美贸易与近代转型(1869—1949)
《近代中国》2023年第1期220-252,共33页安芮 
近代以降,中国桐油成为继丝、茶之后颇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是中美商业贸易、政治外交和农业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①近年来,桐油作为近代中国土产外销的一环已受到学界不少关注,学者们主要通过近代以来桐油外销探讨口岸贸易、区域市场整合...
关键词:对美贸易 出口商品 口岸贸易 国际市场环境 近代转型 桐油 农业技术合作 统制政策 
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指挥系统的确立与取消
《近代中国》2022年第2期184-205,共22页陈志月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华南抗日民众武装研究”(项目号:22YJC770012)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时人已普遍认识到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①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退及国土的沦陷,尤其是南京沦陷后,时人逐渐将持久抗战最后胜利的希望寄予民众动员与武装之上。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以下简称自卫团)即在...
关键词:自卫团 民众动员 南京沦陷 指挥系统 持久战 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 持久抗战 
清末民初汉口商事仲裁制度的移植及命运
《近代中国》2022年第1期134-154,共21页牛鹏 柳正权 
武汉市法学会、江汉大学联合主持的“武汉法治发展史”研究项目;武汉仲裁委员会委托“武汉仲裁史”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末,随着商事纠纷特别是华洋商事纠纷的增多,传统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已无法满足商人需求。日益壮大的商人阶层希望政府能借鉴西方商事仲裁经验构建一种商人自治的纠纷解决方式,商事仲裁由此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一次移植。
关键词:商事仲裁 商事纠纷 纠纷解决方式 清末民初 商人阶层 商人自治 移植 
屈辱象征与国家认同:晚清民国时期国耻地图研究被引量:1
《近代中国》2022年第1期257-281,共25页熊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国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4CZS043)阶段性成果;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国难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BYKZ05)的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项目编号SWU1709101)阶段性成果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大肆侵占中国领土,朝野上下因此为亡国焦虑所笼罩。为让国人铭记国耻,进而以实际行动收复失地,有识之士、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纷纷绘制出版令人触目伤心的国耻地图,这些地图既展示盛世疆域辽阔的民族荣光,又渲染了近...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 国家认同 责任感与使命感 民族认同 国耻 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 历史与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