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史学》

作品数:499被引量:3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形象史学》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最新期次:2024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史学图像中国古代文化史汉代出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杨宝玉叶少飞王亚蓉孙晓扬之水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历史发展的闽南模式”座谈会纪要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3-6,共4页何子沐 李书祺 
2024年5月24—27日,由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闽南模式”学术座谈会于泉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
关键词:中国史学会 中国历史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泉州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区域发展模式 新疆大学 
《从长安到西域——石刻铭记的丝路文史》(甘肃文化出版社2023年版)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326-326,共1页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三辑)之一,主要以石刻史料为研究对象,按照主题分为“国家与民族”“敦煌与西域”“知识与图像”三个单元,每单元由8篇学术论文组成,总共收入24篇论文,涉及石刻研究的全部种类,...
关键词:历史文化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 石刻史料 政治史 文化出版社 丝绸之路 出土文献 学术论文 
《形象史学》来稿须知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324-325,共2页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和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自2021年起每年出版四辑。凡属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范畴的专题文章,只要内容充实,文字洗练,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专题文章 中国史学会 演进路径 中国古代文化史 研究范畴 深度和广度 学科建构 
《昆仑之上:汉代升仙信仰体系的图像考古》(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2-2,共1页
本书在梳理和检视学术史基础上,从考古出土的大量图像材料和物质遗存入手,参照经史诸子和诗赋等文献,综合考古学和美术史的视角和方法,紧扣昆仑、天门、西王母、天帝等几个核心概念,就汉代升仙思想与信仰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表现形...
关键词:文物出版社 升仙思想 神树 西王母 外来因素 信仰体系 物质遗存 学术史 
西夏文《天盛律令》校补三则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316-323,共8页和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夏文《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校勘与研究”(项目编号:19CMZ006)的阶段性成果
一12世纪中叶修订、刻印、颁行的西夏王朝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较为全面地记载了西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多方位地反映了西夏社会,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1《天盛律令》原书20卷,外...
关键词:《天盛律令》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西夏文 王朝法典 12世纪 第一手资料 多方位 
明清云南《滇夷图》的流传与边疆民族的形象构建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301-315,共15页孙景超 
“夷人图”是中国传统职贡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古代非汉民族为主要描绘对象,自南朝萧梁时期出现《职贡图》后,历代皆有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云南自古就是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形态复杂多样,“百蛮与汉...
关键词:边疆民族 形象构建 表现形式 明清云南 非汉民族 生产生活方式 禁教 社会发展形态 
《高僧传》研究的若干新知见——以日本古抄本为中心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292-300,共9页陈志远 
梁代慧皎所撰《高僧传》,是研究早期汉传佛教史的重要文献,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关于该书成书过程、体例结构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学界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近年来日本古抄本《高僧传》陆续刊布,强烈刷新了我们对《高僧传》文本变迁的...
关键词:《高僧传》 慧皎 成书过程 文本形态 古抄本 体例结构 汉传佛教 学术史回顾 
视觉形象所示“楬”之本义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279-291,共13页贾丽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ZD217)阶段性成果
楬,用于标识文书或物品,是秦汉时代的标签或标牌。考古报告及研究者命名并不统一,有的称作“笥牌”1、有的称作“木札”2,有的称为“木牌”“竹牌”3,也有称“签”或“梼”4,称“木签”5,称“木楬”或“签牌”6者。近年来随着出土简牍...
关键词:考古报告 秦汉时代 出土简牍 视觉形象 本义 命名 签牌 
回鹘西夏共交接——莫高窟第345窟主室壁画的分期与断代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252-275,共24页杨富学 张丽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项目编号:23AZS004)阶段性成果
敦煌莫高窟第345窟修建时间,《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有明言:“此窟原为唐窟,西夏改修,清代改为娘娘殿。”1刘玉权依现存壁画推定该窟主室为西夏重修的洞窟。2关友惠不同意西夏说,认为主室西壁龛内为唐画,其余部分为宋画。3沙武田认同宋画...
关键词:敦煌石窟 西夏 娘娘殿 敦煌莫高窟 关友惠 唐画 回鹘 刘玉权 
大鸟西来:汉代鸵鸟史事钩沉及其意义研究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231-251,共21页李昌宇 
一问题的提出与前人研究鸵鸟本为西亚、非洲等地区产物,1自汉武帝时张骞凿空西域后作为贡物传入关中、中原地区,成为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重要媒介。《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后汉书》等涉汉史料均记有“大鸟”“大雀”“大...
关键词:《东观汉记》 汉王朝 上林苑 两汉时期 《后汉书》 《汉书》 贡物 进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