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研究》

作品数:660被引量:20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秦汉研究》
主办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西汉秦汉汉代社会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徐卫民王子今王绍东高旭张俊民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大学咸阳师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卢芳“刘文伯”身份非诈称——关于卢芳“刘氏宗亲”身份构建再探讨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124-134,共11页林睿 
卢芳是东汉初年割据北方势力之一,其在匈奴的支持下与东汉对峙达十余年之久,最终病死匈奴。关于其身份,学界多从《后汉书·卢芳列传》所述,认为是诈称刘氏。但根据《后汉纪》相关记载和梳理《后汉书》相关史实可以发现,卢芳极有可能并...
关键词:卢芳 五原 政治身份 匈奴 
重新认识汉元帝“好儒”新政及其影响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112-123,共12页吴小强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汉昭宣时期化解盛世危机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8XZZo11)
汉元帝在位15年,改变了汉宣帝的政治路线,其治国方略从“霸王道杂之”“好法”转为“好儒”,从“朝纲整饬”变为朝纲“较废弛”,是西汉政治统治由强变弱、社会治理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汉元帝的“好儒”新政重用儒士,施行仁政,崇尚节俭...
关键词:汉元帝 霸王道杂之 柔仁好儒 外戚宦官 豪强兼并 
论西汉长安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黄永美 
2023年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汉代长安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CALSWHYJ003)阶段性成果;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180)阶段性成果
西汉时期都城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起点,也是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中心,来自中亚、西域等地的贵族上层、使者、商人、杂技艺人和僧侣等聚居长安,他们带来了当地特有的商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长安成为最先了解和接纳这些文...
关键词:西汉 长安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川渝地区汉代牛耕再探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89-103,共15页索德浩 任倩 杨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LSYZD21018)子课题“秦汉帝国西南边疆汉文化形成的考古学研究”
约于两汉之际,川渝地区已经具备了牛耕两大要素:牛和犁,随之出现了牛耕。但整个东汉时期,牛耕主要存在于官方组织的农业活动中,未得到普遍推广,在成都平原等传统农业区仍一直使用锸、锄作为主要的翻土工具。川渝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关键词:汉代 川渝地区 牛耕 
从出土文献看西汉郊庙乐舞的建设与仪式功能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方文昕 
西汉郊庙乐舞及其相关制度的确立集中在西汉早中期,分为《武德》《大风歌》等宗庙祭祀乐舞和《郊祀歌》等郊祀礼乐两方面内容,体现了汉代承古启新的文化特点。胡家草场M12汉墓竹简等出土文献证实了其中一部分仪式乐舞的存在与流传,对探...
关键词:西汉 郊庙乐舞 礼乐制度 祭祀 仪式音乐 
《秦汉研究》征稿启事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47-247,共1页不详 
《秦汉研究》是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和咸阳师范学院联合编辑的学术集刊,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刊。从2021年开始每年出刊两辑,目前已连续出刊二十辑。现面向海内外征稿,请各位专家学者惠赐佳作。欢迎以下各方面的稿件:一、秦汉史研究的理...
关键词:短论 长文 一稿多投 文责自负 咸阳师范学院 指引性 秦汉考古 文字表述 
评李安敦《秦汉工匠》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41-246,共6页张晓 田家溧 
李安敦(Anthony J.Barbieri-Low)所著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2021年该出版社再版。林稚晖所译中文版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23年7月出版。(1)该书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全书总括,概括了中外...
关键词:上海三联书店 重农抑商 华盛顿大学 先秦秦汉时期 秦汉 工匠 研究成果 商业联系 
《秦祭祀研究》述评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37-240,共4页罗启龙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秦汉生态环境变迁与民俗信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CZS016)阶段性成果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多神崇拜的先秦时期,不仅是人类与各类神灵以及祖先沟通的重要方式,更被视为国之重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降及秦代,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在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祭祀的内涵也...
关键词:多神崇拜 考古发掘 宗教信仰 中央集权体制 重典 创见性 出土文献 国之大事 
汉代河西边郡地区的候望系统研究综述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29-236,共8页牛淼 
候望系统是指以烽燧及戍卒为主的边防侦察报警体系,是汉代边郡防御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40年代后,学术界在烽燧制度、组织机构及官吏职能、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现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
关键词:汉代 河西边郡 候望系统 
观念史视域下汉长安昆明池牵牛织女石雕问题再识
《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21-228,共8页冯晓多 
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XDFZ02)阶段成果
顾铁符最先研究汉长安昆明池牵牛、织女石雕,但其却将两座石雕指认错误。随后,考古学者与历史学者明确指出顾氏错误。不过民间一直认为地处常家庄之石雕为织女像,斗门镇者为牵牛像,即与顾铁符的错误认识一致。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本...
关键词:昆明池 牵牛、织女石雕 顾铁符 常家庄 斗门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