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术》

作品数:250被引量:7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伦理学术》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黑格尔伦理学伦理美德亚里士多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邓安庆李鹃陈家琪钟锦张念更多>>
发文机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格尔《法哲学》“导论”中的自由意志学说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9-29,共21页 郭成(译) 
本文从自由的内在和外在疑难出发,首先分别探讨莱布尼茨和和康德关于自由的概念和事实的论述,他们在自由的三个本质方面的不同侧重,以及他们为解决自由的疑难问题提出的不同方案和思路,同时也指出他们在自由问题上的局限性。然后对黑格...
关键词:莱布尼茨 康德 黑格尔 法哲学 自由意志 
欧洲的保守主义:一个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历史及其疑难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46-62,共17页 韩天雪(译) 叶瑶(校) 
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保守主义是真正的欧洲思想——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欧洲人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某种痴迷。起初,保守主义是在思想层面对抗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以及1789年的平等主义理想,而后在19世纪初成为政治层面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支撑...
关键词:理性主义 启蒙 法国大革命 非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 专制主义 战争 复辟 
美德伦理学的兴起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形态的再检视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251-268,共18页刘晓飞 
兴起于上世纪中叶的美德伦理学把亚里士多德当作自身所要复兴的重要对象之一,美德伦理学家把康德式的道义论伦理学和功利主义的后果论伦理学并称为“规则伦理学”,并认为自身是与二者都不同的伦理学类型。然而,“美德伦理学”指向的是...
关键词:美德伦理学 康德 功利主义 亚里士多德 
让中国伦理学术话语融入现代世界文明进程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1-5,共5页邓安庆 
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危机是世界秩序的日渐瓦解。美国作为西方世界领头羊的地位岌岌可危,而之前把欧盟作为世界平衡力量之崛起的希冀也随着欧盟的自身难保而几近落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崛起,却又因其缺乏可以引领世界精神的哲学,非但自...
关键词:世界秩序 新兴大国 学术话语 文明进程 文明进步 伦理 自身难保 领头羊 
亚努阿留斯·M.涅沃夫的爱德华·甘斯讣告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30-45,共16页 黄钰洲(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2JC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爱德华·甘斯是黑格尔派的重要代表,也是青年马克思的老师,但长期以来,他的生平和思想都遭到了忽视乃至于遗忘。本文整理出版了爱德华·甘斯的一份重要讣告,以此对他在哲学史上的影响进行了梳理。甘斯在当时的柏林大学讲堂、德国公共舆...
关键词:爱德华·甘斯 讣告 黑格尔派 普鲁士 
《中庸》用《诗经》探析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115-126,共12页李闫如玉 
《诗经》的反复出现是《中庸》文本说理叙事的重要特征。儒家历来述而不作的传统、《诗经》的崇高地位以及二者思想观点的一致,共同构成了《中庸》用《诗经》的合理性,而借以提出观点、论证说理和援譬设喻,则是《中庸》用《诗经》的目...
关键词:《中庸》 《诗经》 引用 
自我与他者:论斯多亚学派的“属己之爱”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188-201,共14页盛传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C720024)研究成果
斯多亚学派的“属己之爱”理论被认为是其伦理学的起点。该理论可以被划分为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它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可以被用来处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个体层面上的“属己之爱”发展成了“同一理论”,而社会层面上的“属己之...
关键词:斯多亚学派 自我 他者 属己之爱 
审美评价与道德评价是否相容?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104-114,共11页陈常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分析的西方哲学史研究”(课题编号:19AZX013)的研究成果
作为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的一个争论焦点是:一件艺术作品(特别是借助想象力的虚构作品)的审美品质是否独立于其道德品质?换言之,审美评价是否与道德评价相容?本文首先探讨了两种道德主义的方案,亦即温和道德主...
关键词:审美评价 道德评价 道德主义 合目的性 反思平衡 
斯多亚的美德理论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169-187,共19页 程天民(译) 杜亚男(译) 李义天(校) 
斯多亚学派在关于美德秉性是什么的问题上,与其他学派的理解并无不同,他们都把美德视为一种好的秉性,即有助于事物自然目的或完美状态的实现。同样地,把美德视为具有一致性或连贯性的行为秉性,在斯多亚的哲学体系那里也能说得通。但是,...
关键词:斯多亚学派 美德伦理学 非自我连贯性 符合论 
由“角色”转进“责任”:二程责任伦理思想的理念与进路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88-103,共16页雷静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责任’到‘信任’:宋明理学道德——政治哲学的新探索”(项目编号:17FZX019)的阶段性成果
二程的君臣共治理念是理学家责任担当精神的典范,通过对《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的诠释,呈现了君臣共治的天道基础、伦理关系,尤其君臣角色伦理与责任伦理的辨证互动。基于天道之公(仁)而有君臣相比(相亲),即君臣和合相保的角色伦理...
关键词:程颢 程颐 君臣共治   角色伦理 责任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