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传播》

作品数:516被引量:146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未来传播》
主办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视频媒介新闻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陈旭光聂欣如李文冰姚争崔波更多>>
发文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物纪录片《巴金》:多维度书写巴金真实立体的形象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吉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
关键词:电视艺术委员会 人物纪录片 主创 浙江传媒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易凯 广播电视艺术 广播电视总台 
美国公众对华态度中的内群体偏好与党派效应: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与检验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2-14,116,共14页徐迪 黄莲丽 郑韶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百年传播研究”(19ZDA3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专项“海外涉华舆论场研究”(2023WKYXZX007);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科研项目“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公开发表论文和宣传报道引发美西方借此炒作或打压问题研究”。
近年来,中美战略博弈更加激烈,美国对华战略日渐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美国公众的中国威胁感知呈现何种状态,对中美关系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为基础,探究美国公众中国威胁感...
关键词:美国公众 涉华民意 内群体偏好 党派差异 社会认同 
“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与中国国际传播的空间拓展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15-25,116,117,共13页周小雯 骆正林 
国际传播是促进公共外交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格局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开拓周边外交时提出了“亲诚惠容”的理念,该理念不仅是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理念,也...
关键词:“亲诚惠容”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空间拓展 
Sora文生视频模式下微观国际传播生态的运行可能:驱动、冲突、平衡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张爱军 曲家谊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23ZDA086)。
微观国际传播生态运转的背后实质上遵循了以人为本、传播美学、双向对话及国家立场的传播理念。在传播理念的指引下,微观传播生态形成生态边界,处于动态平衡的运行状态。Sora文生视频模式下的赋能逻辑符合微观国际传播生态的运行理念,...
关键词:SORA 文生视频 微观国际传播 传播生态 
肯定式生成与否定式观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影像创作与接受的一个悖论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37-45,117,共10页刘俊 贾奕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24ZD06)。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促使影像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两端都发生较为颠覆性的变化,相对而言,形成从传统的否定式生成、肯定式观看到肯定式生成、否定式观看的转变苗头乃至趋势。在影像创作层面,依托肯定式技术基底,高帧率、高清晰度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 技术影像 深度伪造 主体性 影像创作 影像接受 
AI谣言传播之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5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向安玲 张诗瑶 程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风险识别与治理策略研究”(7230429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机器博弈的AI谣言识别与治理研究”(2024M751595);全军军事理论科研计划重点项目“AI深度伪造新闻传播机制与认知影响研究”(24GDJ30068B)。
生成式AI驱动下,谣言传播已从“异态”转变为“常态”,从“单模态”演变为“多模态、跨模态”,从“合成事实”进化到“伪造舆论”。探讨AI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AI谣言识别和治理具备支撑作用。针对近年来传播热度较高的35个AI...
关键词:AI谣言 传播机制 定性比较分析 演化博弈理论 组态路径 
AIGC时代多重虚拟幻境的生成逻辑与制衡机制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郝雨 文希 
生成式智能技术迅猛发展,AIGC制造的超仿真虚拟幻境引发世界失真成为热点问题。从媒介理论史视角,通过对ChatGPT、Sora、元宇宙建构多重虚拟世界的分布式解析,发现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进阶为多重AI超仿真虚拟幻境,人类赖以认识世...
关键词:拟态环境 虚拟现实 AIGC 真实世界 
消除风险还是制造冲突:空巢家庭中的子代媒介干预与关系调适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65-74,117,118,共12页刘娜 金一凡 
随着智能手机深度介入空巢家庭,子与亲之间的媒介素养鸿沟推动了媒介干预模式的重塑,子代媒介干预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干预方式。子代在父母媒介使用中扮演着反哺者、监管者和限制者的角色。研究通过对空巢家庭的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关键词:空巢家庭 智能手机 媒介干预 数字反哺 家庭关系 
赋魅与刻写:榜样模范作为信仰符号生产的仪式逻辑——基于21世纪以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考察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杨惠 戴海波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政治认同视阈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力提升研究”(24XWB00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泛媒化’视域下媒体深度融合的理念革新与路径选择研究”(23XWB001)。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发展征程中,榜样模范所彰显出的深刻道德美感及高尚人格特质成为凝聚个体意志、形塑价值信仰、维系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资源,并在独特的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演化成为一种信仰符号。本文以21世纪以来全国劳动...
关键词:榜样模范 信仰符号 话语修辞 劳模大会 
记忆焕新:非遗的“再媒介化”创新传播——以《新生万物》为例
《未来传播》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孔钰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网络视频媒体平台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共生机制研究”(2023M7340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再媒介化”传播成为可被传承的文化记忆。近年来,一批现象级优质非遗文化节目涌现,为非遗的媒介传播实践带来新面貌,赋予新能量,打开新可能。文本结构、传播结构、消费结构共同...
关键词: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媒介化 非遗焕新节目 创新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