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研究》

作品数:6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语言学研究》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校勘《汉语大字典》音义藏缅语族语言接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作者:王启涛张小艳郜同麟蒋冀骋根呷翁姆更多>>
发文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大字典》修订杂谈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229-243,共15页王祝英 杨丽 
作为一部大型汉语工具书,《汉语大字典》的修订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引证歧异、如何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插图改进三个方面来谈修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中提出解决引证歧异的途径,特别要注意版本,要先判断引证歧异是...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修订 引证 《通用规范汉字表》 插图 
《经典释文》引《说文》考辨二题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214-228,共15页陈亮亮 
本文讨论了《经典释文》引用《说文》体例的两个问题。第一,清以来学者对《经典释文》所引《说文》是否引本经颇有争议,误解不为少见。经过考辨,可知《释文》引《说文》未必引本经,学者据此而增改《说文》引经的做法有失审慎。第二,《...
关键词:陆德明 《经典释文》 《说文》 体例 
“辔”字的形体变化及其呈现的特殊演变现象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刘钊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20VJXT018)阶段性成果
文章梳理并分析了“辔”字从商代甲骨文到唐代文字的形体演变过程,指出《说文》分析为“从丝从軎”的“辔”字本从“丝(或■)”从“叀”,后由从“叀”变为从“车”是“变形义化”,再由从“■”从“口”变为从“丝”从“軎”则是“变形...
关键词: 字形演变 变形义化 变形音化 
利簋铭文“岁鼎克闻”释诂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5-131,共17页龙国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汉语后期语法演变与现代汉语通语和方言格局形成之关系研究”(19ZDA310)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解释利簋铭文中的“岁鼎克闻”。《史记·周本纪》史料可信度高,其与利簋铭文宜以史证史,互相发明。《周本纪》载武王牧野伐纣过程为“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杖黄钺……予其誓……斩纣头……闻于天”,利簋铭文“...
关键词:利簋铭文解诂 出土文献与史料互证 岁鼎克闻 
汉语方言分区的八个基本问题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84-213,共30页汪启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辑录及数字化工程”(15ZDB1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方言研究”(14BYY112);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考据学发展研究”(22JHQ004)阶段性成果
汉语方言分区是方言研究的起点,也是归宿,是整个汉语方言研究的核心任务。论文就学术界在方言分区方面的八个基本问题做了学术追溯和讨论。包括:分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方言分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方言分区的历时与共时,方言地理分布与现...
关键词:汉语方言 分类 分区 基本问题 
敦煌社会文献“宴饮”场词汇构词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93-114,共22页黄英 
四川省社科项目“敦煌社会文献词汇构词法研究”(SC20B129)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敦煌社会文献作为封闭语料库,通过对文献“宴饮”场中单音词和复音词意义的分析和描写,找出该语义场中复音词凸显的语义特征即事件性特征。从语言的认知角度看,复音词的构词形式以事件特征为中心展开,蕴含事件特征的抽象概念的构...
关键词:“宴饮”场 构词法 句法语义 
论章太炎的音转学说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69-183,共15页许良越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始》《说文同文》同源字族疏证与章黄字源学研究”(22XYY028);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字源学的《说文》词族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023SJL05YB)阶段性成果
章太炎的音转学说是其古音研究的核心,由韵转学说和声转学说两部分构成,分别以古韵二十三部和古声二十一纽为基础,以谐声、异读、异文、重文、假借、诗韵、声训等为证明材料,从声韵两个方面看待音转、考求古音、区分“正”“变”,有着...
关键词:章太炎 音转 声转 韵转 字源学 
二王杂帖校记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39-92,共54页张俊之 钟蕾 
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是东晋书札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历史诸方面的宝贵资料。然而,要读懂二王杂帖绝非易事,一方面是语言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在历经多次摹刻、传抄之后,今本早非其本来面目。本文在参考多种录文和丛帖的基础...
关键词:王羲之 王献之 杂帖 校勘 
略谈汉语历史词汇的形音义研究视角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20-38,共19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阶段性成果
研究汉语史中的词汇及其发展演变涉及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汉语史的发展中贯穿着规范与不规范的问题;规范的通语是主流,各地的方俗语是通语的地方变体,对通语有影响和促进。研究利用的文献语料有正音和俗音、正字与俗字、雅言义与方...
关键词:历史词汇 多重视角 形音义 
从高昌国到唐西州——基于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角度的考察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272-375,2,共105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吐鲁番文献合集、校注、语言文字研究及语料库建设”(17ZDA314);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项目“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研究”(WT145-16);“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的角度,考察了十六国至高昌国、唐西州时期的吐鲁番文献字词使用情况。从十六国至高昌国时期,吐鲁番由于处在南北朝分裂动荡的大背景下,加之远居边地,字词使用极具地方特色,随意生造之俗讹字词满纸。到了唐西...
关键词:高昌国 唐西州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