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作品数:12765被引量:41153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学术研究》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岭南社会主义社会岭南人文马克思主义MAIN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毛蕴诗罗必良李翀王珺詹伯慧更多>>
发文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共阐释的主体性与他性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8-14,共7页江马益 
“赣鄱俊才支持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阐释活动是促进跨历史、跨文化理论对话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与相互借鉴的关键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当代阐释学体系,其目标并非争夺话语霸权,而是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范式。这一目标的实现需...
关键词:公共阐释 主体性 阐释边界 公共空间 他性 
公共阐释如何成形——论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中的阐释自觉、界限及展开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15-22,共8页程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美学社会学转向问题研究”(23&ZD2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2024M760983)的阶段性成果。
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为解答公共阐释何以可能提供了诸多线索。公共阐释有其准备与展开的必要步骤。首先,先秦儒家的“四毋”“知言”“虚壹而静”与道家的“心斋”等提法,表明主体心志的“无意”“虚静”是阐释自觉的主体准备。其次,知识...
关键词:公共阐释 阐释自觉 阐释界限 阐释展开 连贯成形 
数字资本空间中的数字劳动异化与扬弃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23-29,45,177,共9页解丽霞 赵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3BKS0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关系研究”(20YJC72001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天才地洞见了资本逻辑中劳动的本质,是我们今天面对劳动问题的思想智慧。在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表现出许多新样态,劳动异化现象并没有弱化或消失,反而由于数字劳动的隐蔽性等特点愈发加剧。数字资本凭借对数...
关键词:数字资本 数字劳动 异化 劳动者权益 
被动型脑机接口的自我与责任困境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李珍 谢攀琳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元物理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因果性问题研究”(21FZXB06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及其实践的哲学研究”(21&ZD06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2023GZYB01)的阶段性成果。
被动型脑机接口在用户不执行特定心理任务的情况下,解码其自发的认知状态,与外部设备进行直接通信。当潜意识的心理状态被转化为输出信号并产生特定行动时,用户会对行动的责任归属产生疑惑:“这是我做的吗?”根据斯科特·雷诺兹的道德...
关键词:被动型脑机接口 自我 责任 行动 能动感 
非形式逻辑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37-45,177,共10页翟锦程 刘怡含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核心概念与理论体系研究”(20GZGX19)的阶段性成果。
非形式逻辑是现代逻辑发展到鼎盛时期面向实际论证而出现的新分支,其目的是克服严密的形式演绎逻辑分析、评价自然语言论证的局限性,它要求逻辑关注实际,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非形式逻辑在西方已成为一门成熟的...
关键词:非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论证理论 谬误理论 
从文化产业的演进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理——基于生产力推动文化生产形态变迁的视角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温朝霞 
2024年广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4GDDXXT006)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文化生产形态也不断变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演化至今的一种高级形态,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原始化文化生产和商品化文化生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的高级形态,既得益于新质生产力推动...
关键词: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文化生产形态 文化产业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工协同的运作机理——基于领导权逻辑的分析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53-59,共7页肖滨 姚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2JJD810031)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要求,其核心问题是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协同难题。研究发现,政党领导权成为制约权力运行、达成治理权协同的关键力量,领导权分别以“四个抓手”统领决策权,在“三大领域”...
关键词:领导权 治理权 权力协同 国家治理 
交互式赋能:环保督察何以驱动地方环境政策创新——基于“结构-行动”视角的解释框架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60-68,177,共10页余敏江 赵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制度-效能’转化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研究”(23ZDA108);上海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环保督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带动并促进地方环境政策的动态调适和常态化运行,推动环境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提出“结构—行动”分析框架,基于S省L市臭荒地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有助...
关键词:环保督察 政策创新 结构—行动 
论文化赋能美丽中国建设的三重维度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李中涵 陈继红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23JJD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美丽中国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聚焦点、贯通线和导向标。美丽中国之“美丽”已不是一个仅仅表达个人审美情感或审美体验的“薄概念”,而成为蕴含社会实践动员和价值导向的时代标识,客观上要求通过文化赋能维护自然生态之美、推动...
关键词:美丽中国 文化赋能 中国式现代化 
警察盘查行为的宪法学审视与法律规制
《学术研究》2025年第3期74-79,共6页陈雄 周宇航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警察盘查行为作为公安机关的日常执法活动,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盘查行为涉及限制公民基本权利,若滥用可能侵害个人自由、隐私和财产权。应基于宪法学视角,结...
关键词:警察盘查行为 宪法学审视 比例原则 司法审查 国家治理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