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

作品数:3874被引量:30607H指数:85
导出分析报告
《第四纪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变化第四纪全新世古气候黄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刘东生郭正堂鹿化煜丁仲礼刘秀铭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四纪晚期拉萨河谷地地貌演化研究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胡锦荣 王刚 杨文光 李文韬 易子韩 胡俊晨 孙昭杰 于弋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372203、41972118和41002055)资助。
拉萨河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以拉萨河谷地为研究地区,以谷地地貌为对象,综合野外实地观测、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影像以及谷地内前人和本研究的黄土光释光测年数据(118±11~82.7±8 ka)、前人研究阶地等第...
关键词:拉萨河 青藏高原南部 倒数第二次冰期 地貌演化 
雅鲁藏布江中游冰川演化与堵江事件关系探讨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戴友为 胡海平 刘金花 叶长盛 耿嘉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01002和41901080);江西省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项目(批准号:20212AEI91008)共同资助。
雅鲁藏布江中游山高谷深,宽谷-峡谷相间分布,堵江事件时有发生。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雅鲁藏布江中游发育多个古堰塞湖,但冰川演化与堵江关系仍未可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格嘎古湖、杰德秀古湖和大竹卡古湖3处可能堵江的沟...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 古堰塞湖 古冰川 PalaeoIce模型 
基于粒度端元分析重建共和沙地风沙活动历史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张兆康 鄂崇毅 徐春霞 史运坤 张晶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1-ZJ-9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1011)共同资助。
共和沙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东亚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边界区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粒度参数是指示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其在共和沙地中的指征意义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高密度光释光年代与参数化端元分析模型方法,并结合磁化率、元...
关键词:端元分析 共和沙地 人类活动 全新世 
黄河水下三角洲中晚全新世的有机碳埋藏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74-90,共17页王秀行 刘世昊 胡维芬 冯威 丰爱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76175和42078067)资助。
黄河作为世界性大河,在世界源-汇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汇区是探讨有机碳埋藏的热点区域。但目前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的碳埋藏过程的研究多聚焦于其现代沉积过程,对千年尺度水下三角洲地区的碳埋藏过程的认识仍较为缺乏。鉴此,本...
关键词:碳埋藏 沉积演化 黄河水下三角洲 中晚全新世 有机碳来源 
腾格里沙漠表沙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91-104,共14页马立 杨静 张峰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批准号:2017FY10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联合基金项目本地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项目(批准号:U1503381)共同资助。
元素地球化学对沉积物的物源、搬运沉积过程、化学风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研究通过采集腾格里沙漠不同区域沙丘顶部0~10 cm深度的43件表沙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测定,借助不同的化学风化指标及相关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该沙...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 化学风化 
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小冰期以来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皮顺子 刘金花 胡海平 陈鑫 吕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01080和41971075);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SKLLQG213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GJJ210721)共同资助。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596 m,为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地理边界。利用ArcGIS 10.8软件和图新地球软件对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的现...
关键词:小冰期 冰川变化 物质平衡线 唐古拉山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差异性成因分析——以雅江地区为例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117-131,共15页李阳阳 杨蓉 徐陈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61134031)资助。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流域中段的雅江地区发育有低起伏的高原面,区域雅砻江支流长度及流域面积、高原面几何形态空间上呈现较大差异。为了揭示这一地貌差异性成因,本研究基于12.5 m的DEM地形数据提取该区域33个水系流域、计算其河流地...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雅江地区 地貌演化 分水岭迁移 溯源侵蚀 数值模拟 
雅砻江流域大型滑坡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132-148,共17页黎承球 苏小婷 王盈 马思远 高丽婵 袁仁茂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面上项目(批准号:IGCEA240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批准号:IGCEA2202)共同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雅砻江流域,地形高程差巨大、河谷深切、山坡高陡,使得该区域成为滑坡灾害高发区。本研究选取雅砻江流域的滑坡灾害为对象,重点分析了该地区大型滑坡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机制。首先基于现场调查、无人机测绘和高分辨...
关键词:雅砻江流域 大型滑坡 分布规律 破坏模式 成因机制 
综合光谱特征与地形因子的活动断裂区域地貌分类研究——以六棱山北麓断裂带为例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149-163,共15页席茜 魏占玉 赵家豪 耿爽 石峰 邹俊杰 何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U1939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0225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批准号:LED2021A02和LED2024B0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批准号:IGCEA220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区域地震应用创新项目(批准号:JH2306)共同资助。
活动断裂沿线地貌可以反映构造-地貌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精细的地貌类型划分是活动断裂定量研究的重要基础。当前地貌形态分类研究多基于DEM地形数据,通过确定不同尺度的地貌类型,利用聚类、基于规则、面向对象等方法进行分类...
关键词:地貌分类 光谱特征 地形因子 光谱角分类 六棱山北麓断裂 
黄土高原“红土林”成景过程探讨及景观价值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164-177,共14页徐永 王健 李建星 岳乐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203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1ZDLSF05-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2JM-16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DD20230106和DD20230553)共同资助。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形成大量的侵蚀地貌,其中有一种蚀余地貌(黄)红土柱零星分布于各沟谷中。在一些特殊的构造地貌位置,(黄)红土柱会集中成林出现,对其进行研究对于理解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地貌演化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进而为探究鄂...
关键词:红土柱(林) 黄土高原 地质景观 侵蚀过程 研学科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