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物》

作品数:6064被引量:9957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南方文物》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出土考古文物普查考古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陈淳袁靖陈建立吕鹏李水城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袁家院地点1986年Ⅰ区发掘简报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38-59,共22页陈德安 陈显丹 程独伊(执笔/制图) 雷雨 冉宏林(执笔/制图) 罗泽云(整理/制图) 吴长元(整理) 段家义(整理) 焦中义(整理) 曾俊(整理) 董静(整理) 黄海英(整理) 江聪(拍照)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批准号:文物保函[2021]277号);2021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院外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整理与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蜀地区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223);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星堆文化与中国文明研究”(课题编号:21&ZD224)阶段性成果。
1986年3月至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对三星堆遗址袁家院地点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确认先秦时期灰坑20个、房址4座。该地点出土遗物可分为两期,年代约当晚商殷墟二期至四期。本次发掘工作的重要收获不仅丰富了三星堆遗址...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 袁家院地点 考古发掘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袁家院地点1986年Ⅱ区发掘简报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60-77,共18页陈德安(领队/拍照) 陈显丹 田雅静(执笔/制图) 雷雨 冉宏林(执笔/制图) 罗泽云(整理/制图) 吴长元(整理) 段家义(整理) 焦中义(整理) 董静(整理) 黄海英(整理) 江聪(拍照)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编号:文物保函[2021]277号);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SCJJ23ND13)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院外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整理与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蜀地区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223);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星堆文化与中国文明研究”(项目编号:21&ZD224)阶段性成果。
1986年3月至5月,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广汉县文化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袁家院地点Ⅱ区进行发掘,共确认先秦时期灰坑5座、灰沟1条、房址5座,初步了解遗址的年代与聚落结构。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 袁家院地点 Ⅱ区 发掘 
广西和越南史前贝丘遗址的对比研究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78-86,97,共10页彭长林 胡章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大陆的史前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BKG006)资助。
广西和越南的史前贝丘遗址可分为洞穴、河岸、海滨三种类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时空特点;通过对两地贝丘遗址演进过程、生业模式和丧葬习俗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二者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其成因既与生态环境有关,也与文化交...
关键词:广西 越南 贝丘遗址 异同 成因 
越南石器时代考古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 吴雁(译) 谢光茂(校)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立项目(项目编号:3GM2021-KTZ09)基金资助。
越南的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从那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越南的石器时代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并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越南石器时代的研究历史、重要发现、研究现状、成果以及考古学文化的起源...
关键词:越南 石器时代考古 研究综述 
东南亚大陆的狩猎采集者——以泰国为特定参照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李大伟(译) 陈淳(校) 
广西社科基金(项目编号:ZL2004009);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资助。
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离开他们的非洲家园,最初很有可能沿着一条温暖而水源充足的路线东移。他们被证明至少在6万年前甚至很可能更早就与早期智人存在互动。在后来几千年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因为冷暖条件导致了陆地表...
关键词:和平文化 狩猎采集者 解剖学上的现代人 气候变化 
北山文化的新发现与研究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109-123,共15页 吴雁(译) 谢光茂(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46)的资助。
对越南东北部山区以及其内不同小区域的北山文化遗址、遗物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除了北山文化的普遍和关键特征外,还存在与具体地点和时段相关的特定特征。北山文化的年代为距今12000—5000年,其中大部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余的处...
关键词:新发现 研究成果 北山文化 和平文化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冲突和战争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陈洪波 管崴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南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进程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3BKG007)。
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冲突和战争现象表现并不突出,但也有迹可循,人骨和石器资料可做佐证。新石器时代早期,甑皮岩为代表的洞穴遗址人骨存在人为创伤;新石器时代中期,顶蛳山文化遗址有多座肢解葬,表明渔猎采...
关键词:岭南 新石器时代 冲突和战争 
广西史前穿孔石器初探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谢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46)的资助。
穿孔石器在广西史前考古遗址中普遍发现,这种石器在遗址中通常和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遗物共存,成为广西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广西考古调查及发掘所见的穿孔石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穿孔石器的...
关键词:穿孔石器 史前考古 广西地区 
广西史前蚌器研究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143-157,共15页胡章华 谢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46)的资助。
广西史前蚌器最早出现在娅怀洞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5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蚌器主要分布在漓江流域、柳江流域的洞穴遗址以及广西南部的海滨贝丘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密集分布在邕江流域、左江流域,以河岸贝丘遗址居多,鱼...
关键词:蚌器 广西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研究进展
《南方文物》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陈建立 游晓蕾 付琳 张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设课题“两周时期金属产地调查及溯源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704)资助。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近年明显增多。本区域铸铜遗存具有多样性与普遍性,绍兴大湖头等遗址出土材质类型丰富的金属原料。采冶铜业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展,铅业遗址逐渐得到重视。基于铅同位素的金属溯源研究初步揭示本区域资源对...
关键词:东南地区 周代 冶金考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