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学院美术学院

作品数:468被引量:6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卫民李晓春罗祖文蔡伟马力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设计艺术传统文化书法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设计的审美观
《飞天》2012年第10期59-60,共2页陈卫民 
建立在几千年农业文明基石上的中国设计艺术,在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共同浸润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设计审美观,其中,道家思想促成设计对自然美的崇尚,并成为统摄设计美学的主题精神,而质朴、适宜、简洁、精巧、含蓄、天然。
关键词:传统设计 审美观 明式家具 园林设计 自然美 主题精神 设计艺术 自然之美 道家思想 造物艺术 
唐绍伟【绘画作品】
《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296-296,共1页唐绍伟 
唐绍伟(1964-),男,汉,湖北枣阳人.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襄樊市美术教育学会会长.湖北省水彩画艺委会委员。
关键词:绘画作品  美术学院 襄樊学院 教育学会 湖北省 水彩画 襄樊市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3期17-18,共2页刘精科 
襄樊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JY201062)
公共艺术选修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在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塑造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课堂教学这一角度提出了改革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 公共艺术选修课 课堂教学 改革 
论晋商文化精髓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影响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陈志权 
2010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y092)
传统意义上的晋商已不复存在,但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特别是晋商文化之精髓——诚、信,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晋商文化精髓的文化观、价值观,认为,坚守"诚"、"信"理念可以...
关键词:晋商文化 企业形象设计 企业管理 
襄阳市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刘精科 
2009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04-2009)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必须通过制定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扶持制度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表达机制等措施,才能推动襄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
关键词:襄阳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体制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范式被引量:1
《前沿》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罗祖文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审美;这种审美超越了传统艺术审美中距离与感官的限制,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参与的动态审美;而且,它还是一种欣赏与沉思相结合的深度审美。
关键词:生态 自然 审美 
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55-58,82,共5页罗祖文 
中国传统建筑"象法宇宙",是为了与天地建立起同构对应关系,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审美诉求;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
关键词:传统建筑 宇宙 自然 中和 
试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2期32-44,共13页罗祖文 
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2010b222)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曾繁仁在生态美学的生成背景、理论资源、内涵范畴、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已基本建构起了生态美学的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学科背景方面,他探究了生态美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哲学基础与学科依据;在理论...
关键词:曾繁仁 生态美学 
王汉洲【水粉作品】
《艺术百家》2012年第1期226-226,共1页王汉洲 
论书法中的“势”被引量:3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杨豪良 
书法史上最早出现"势"这个概念是在秦汉时期,此后,历代书法家对书势的审美意蕴不断有所阐扬,保持着认识上的基本一致,进行着渐进的、补充式的充实,只不过没有给"势"以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势"依"形"而现在,无"形"则无"势",书法的文本...
关键词:书法 书势 全息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