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作品数:1349被引量:9678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振会卜令兵黄兴友顾松山郜海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气溶胶数值模拟闪电PM2.5雷电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和多源数据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估算方法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杨蕙荣 何南腾 卜令兵 莫祖斯 樊增昌 周晓梦 肃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514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创项目(XJDCZX202110300001)。
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会引起大气能见度降低,并对人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连续监测与预测估算对环境污染评估与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济宁市任城区的气象数据、国家...
关键词:激光雷达 气溶胶消光系数 颗粒物质量浓度 机器学习 
南极中山站夏季低层大气风温湿特征研究
《高原气象》2025年第2期311-322,共12页华洋 王泓 李煜斌 孙启振 王睿 高志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06303)。
利用南极中山站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及2019年12月夏季低层大气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该站点气象要素的廓线特征、日变化规律,及逆温层和急流等。风的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时间该站点主要受到来自东至东北方向风的影响。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快...
关键词:南极中山站 低层大气 气象要素 低空急流 逆温层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河南省城市夏季臭氧预报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2025年第4期808-820,共13页杨盛凯 曹乐 卢西畅 张彤 孔海江 王梦珂 朱晓淳 高萌萌 赵天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2YFC3701204);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开放研究基金(No.AYNCOF202301);河北省气象局指导项目(No.23zc20)。
臭氧(O_(3))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非常有必要持续提高环境空气O_(3)的预报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多城市O_(3)污染的预报准确率,优化其预报时长和效...
关键词:臭氧(O3) 机器学习 XGBRegressor 河南省 小时浓度预报 
江淮地区夏季对流有效位能特征
《大气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28-339,共12页赵文川 杨可 吴振豪 杨元建 傅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612,4227514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
利用2018—2022年夏季江淮地区IGRA探空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实现了探空数据对ERA5再分析数据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的校正,以此计算得到了江淮地区夏季逐日08时和20时(北京时,下...
关键词:江淮地区 大气不稳定度 地形指数 对流有效位能 
河南省PM_(2.5)-O_(3)双高复合污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285-1301,共17页王梦珂 曹乐 徐力强 王宇曦 孔海江 高萌萌 秦阳 孟凯 赵天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204);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开放研究基金项目(AYNCOF202301,AYNCOF202416);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R2023Q02)。
河南省大气中的PM_(2.5)-O_(3)双高复合污染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且呈现出比单一污染更加复杂的性质.因此,使用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数据、边界层高度和其他污染物(CO)浓度、排放源清单等,深入...
关键词:河南省 复合污染 气象条件 排放 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 
江淮夏季不同对流过程的无人机边界层观测特征分析
《大气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6-151,共16页李厚凝 李昕 李煜斌 吴泓 曾明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1139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C308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22507,4227516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22851);江苏省科研基金重点项目(KZ202304);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项目(CMSA2023ZA001)。
利用2019年7—10月江苏盐城5个站点的旋翼无人机观测资料,对夏季对流天气发生前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分析。选取ERA5和L波段雷达探空对旋翼无人机观测的温度、湿度和风场数据进行了观测偏差和误差的定量化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同高度层,...
关键词:无人机观测 对流天气过程 边界层观测特征 
山地地形对喀左PM_(2.5)重污染事件的影响模拟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80-393,共14页徐安宁 王咏薇 吕亚宁 左天赐 戴泽凯 孟新杰 陈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305121)。
县域是我国大气污染格局的基本单位,往往人口稀少,工业及交通均不发达,污染物的排放偏少,但是其污染状况却未必乐观.研究其污染成因对于我国污染总体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喀左县作为研究目标,使用WRF-Chem模式,模拟了喀左县2021...
关键词:县城 山地地形 WRF-Chem PM_(2.5) 区域传输 
凉山近地面风场数值模拟对不同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
《气象科学》202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李月波 于星 宋树刚 高志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5013)。
风是近地层大气的主要物理量,也是影响林火蔓延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20年“3·30”西昌森林火灾周围的近地面风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采用6种边界层方案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YSU...
关键词:10 m风场 凉山地区 边界层方案 WRF模式 数值模拟 
南京地区冰云个例微物理参数的地基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反演分析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15-128,共14页陈文姝 黄兴友 卜令兵 程勇 丁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5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联合基金(U2342222)。
冰云微物理参数在气候变化和降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取南京2022年4月2和25日两次冰云个例的Ka波段地基云雷达的观测数据,利用经验公式和多普勒谱数据进行了云参数的反演和分析,研究南京地区冰云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利用Z-...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 多普勒谱 冰云 微物理参数 
基于改进Seq2Seq模型的华东地区PM2.5预测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5年第1期82-94,共13页陈善龙 李毅 牛丹 胡译文 臧增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430612);湖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AQ2004)。
PM2.5数据是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具有较强的时序性与非线性特征。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算法有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循环神经网络(RNN)、编码器-解码器神经网络(Seq2Seq)等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eq2Seq网络并融合注意力机制的PM...
关键词:PM2.5预测 Seq2seq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时间序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