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移民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视域唯物史观示范村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铜仁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在武陵山区的“消失”与身份“暴露”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4-31,共8页龚义龙 
康熙三年(1664年),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等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或死或降,其部众散入巴山、巫山、武陵山区,长江、清江沿岸,不知所终。散入这些山区的农民起义军余部及其后裔,隐姓埋名,纂修族谱和口头传述,没留下任何曾经是起义军的"把...
关键词: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 巴山 巫山 武陵山区 消失与暴露 
历史上滇藏地区对中央王朝的认同何以可能之新探被引量: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42-148,共7页雷信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史研究"(13CMZ010);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唐宋王朝的地缘政治与族际关系研究"(2017KYQD92)阶段成果
历史时期滇藏地区均属于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互动系古代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政权之间的交往联络。换句话说,这是古代中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式样。考察历史上滇藏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滇藏...
关键词:滇藏地区 边疆民族 中央政权 认同 
李大钊社会形态观的形成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被引量:4
《史学史研究》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吴兴德 
李大钊在对中外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观察国家命运'、动员社会主义革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李大钊在开展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时,集中介绍和评判西方史学思想中的社会形态理...
关键词:李大钊 社会形态观 唯物史观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在云南招工失败的经过、原因及启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42-153,共12页吴兴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虚无主义观点驳正"(14JJD71004)阶段成果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曾接受法国政府委托,到云南招募华工赴欧从事战地后勤工作。据当时媒体报道,华法教育会成功招致五千名工人送往法国。但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显示,招工行动开始不久即被云南省政府查禁,实际上完全失败了。华法教育会...
关键词:华法教育会 云南 招工 一战 
乾嘉移民与武陵山区人口结构革命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30-138,共9页龚义龙 
国家民委课题"历史时期武陵山区社会变迁与民族关系研究"(2017-GMG-040);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武陵山区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2017KYQD90)阶段成果
改土归流前,武陵山区户口数量相对于周边地区偏低。伴随着清雍正乾隆年间"改流设府"、高产作物的大力引种以及土地政策的调整与推动,武陵山区迎来移民浪潮即乾嘉移民。乾嘉移民不仅带来了武陵山区户口猛增,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籍居...
关键词:乾嘉移民 武陵山区 人口结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现代化及其启示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8年第5期5-10,160,共7页吴明永 吴兴德 
18世纪英国战胜西欧列强称霸世界,20世纪美国终于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关注美国内战后主动国际化以推进现代化的历程,就美国善于发挥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世界市场、注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予以肯定,也对资本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美国现代化 启示 
传统文化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研究--以来凤县舍米湖村为研究对象被引量:4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9-45,142,共8页龚志祥 李珊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调研报告”(13AZD056)
这里以独具传统土家文化摆手舞特色的来凤县舍米湖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为研究个案,分析传统文化模式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总结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的可喜成绩和不足之处,并就传统文化模式下...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舍米湖村 特色文化保护 
族群融合与社会整合:清代武陵山区移民社会研究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31-41,共11页龚义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巴蜀移民社会研究"(13XZS031);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2017KYQD90)
武陵山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倍受民族学研究者关注。武陵山区的汉族移民群体、旧籍居民群体、旧籍居民与移民的融合、武陵山区的社会整合是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族群融合与社会整合角度,分析武陵山区旧籍居民...
关键词:族群融合 社会整合 清代 武陵山区 移民社会 
重庆彭水《修■刀洞记》考释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王希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的生态适应与文化传承研究"(14XMZ092)阶段性成果;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管中心年度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社会治理问题研究"(2017-SDSG-05);水库移民研究中心年度课题"新常态下湖北三峡库区移民社会治理研究"(2015KF09)成果;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文化空间视角下渝东南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研究"(2016YBFX093)研究成果
发现于重庆彭水向家坝蒙古族村的《修■刀洞记》修刻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不仅对研究重庆清代民族格局与民族关系、地方史与地方文化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散杂居蒙古族历史与文化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刀洞 《修■刀洞记》 考释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何侍昌新著《涪陵榨菜文化研究》评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31-133,共3页王希辉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先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产物。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我国历代先民不断探索、发现并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族群特色的饮食文化,汇聚形成了特色各异、美味可口的"舌尖上的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文化研究 涪陵榨菜 评介 改造自然 地域特色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