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作品数:661被引量:64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博物馆墓地出土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林农安松花江南岸两处旧石器地点考古调查简报
《北方文物》2025年第2期3-8,共6页姜岩 侯月新 陈全家 刘学利 任进成 窦佳欣 
2020年5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和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对吉林省农安县松花江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宝泉堂南山地点和张家炉北山地点,石器类型包含石核、石片、工具等。根据地层堆积、石器的组合特征等研究,推测这两处遗址的文化年代为...
关键词:吉林省 松花江南岸 旧石器时代晚期 
读汉印札记二则
《出土文献》2025年第1期127-131,173,共6页张晨阳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吉林大学所藏甲骨集”(G1003)和“《双剑誃文集》整理”(G18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印中的■字应释为“堵”,堵阳在汉代隶属于南阳郡,可与史书相印证;■字应释为“冈”,“平冈”为地名,当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附近。文中对相关字形作了辨析。
关键词:汉印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代地、上谷
《出土文献》2025年第1期29-35,169,共8页吴良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文献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及地图编绘”(18ZDS176)阶段性成果。
本文首先梳理了出土战国文献中位于《汉志》代郡、上谷郡辖域的地名,并考察了它们的国别以及赵、燕两国在这一带的疆域变迁,认为战国时期代、上谷的地理范围与《汉志》所载具有相当的重合度;其次,结合赵国代地兵器的监造制度,讨论了赵...
关键词:战国文献 代地 上谷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人骨研究
《草原文物》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孔书馨 实志斌 高高兴超 杨婕 李双 张小荣 岳够明 
“生物考古视野下欧亚草原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23VLS007);“欧亚草原东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体质人类学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3VRC034)项目资助。
本文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2021年出土的38例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在性别年龄鉴定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公式分别对沙日塔拉男女两性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推算。结果显示,男女两性在身高与体质量方面呈显著...
关键词:沙日塔拉遗址 朱开沟文化 体质人类学 体型 健康状况 
传承发展“北上精神” 守护珍贵文化遗产
《新长征》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何景成 
历史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吉林历史长期演进、吉林人民辛勤奉献和吉林大地发展进步的结晶。在吉林大地创造历史文化结晶的吉林人民,既包括生于斯、长于斯的吉林本土人民,也包括响应...
关键词:吉林人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负笈北上 北上精神 
新乐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研究
《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3期63-75,共13页陈醉 朱永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原视野下的东北前沿地带新石器文化变迁研究”(编号:19CKG00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哈民忙哈文化研究”(编号:2023C135);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2024-265)的阶段性成果。
新乐下层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于下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由于对考古资料掌握程度的参差和为确认年代参照类比对象的不同,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问题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最新公布的新乐遗址发掘资料,新乐下层文化可以分为...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新乐下层文化 新乐遗址 分期 年代 
云贵地区汉晋砖文书迹初论
《书法》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张晓超 
砖文作为一种以砖为载体的书法形式,是当今书法研究的重点。论文以云贵地区出土的汉晋时期砖文为基点,对砖文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阐析,着重探讨砖文所反映的书法演进脉络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并将其与同时期瓦当文字、镜铭与壁画文...
关键词:云贵地区 汉晋时期 砖文 民间书法 
吉林图们市磨盘村山城遗址西区2020年发掘简报
《考古》2025年第2期34-54,F0002,共22页徐廷 苗诗钰(执笔/摄影/绘图) 赵里萌(执笔/摄影/绘图) 赵莹 石玉鑫(执笔/摄影/绘图) 张恒斌 满世金(执笔/摄影/绘图) 刘冬 李强 安文荣 海日(摄影/绘图) 周李唐(摄影/绘图) 张雅婷(摄影/绘图) 王昭(摄影/绘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磨盘村山城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3VGB001)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对磨盘村山城西区两处人工修筑平台的发掘,发现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灰坑等遗迹,遗物有陶质、瓷质、铜质、铁质、玉质、石质的生产、生活用器及建筑构件。平台年代在金代末期至元代初期,大型建筑基址应为东夏国的官府或宫殿...
关键词:吉林图们市 磨盘村山城西区 高等级建筑基址 东夏国 金代 
韩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历程
《大众考古》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崔红兰(文/图) 唐淼(文/图) 
国家社科基金高句丽、渤海问题研究专项“集安高句丽王都研究”(项目编号:19VGH002);吉林省社科基金高句丽渤海研究项目“集安地区高句丽遗存的研究与保护”(项目编号:2021G6)的资助成果。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考古遗址公园的设立和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以来,考古遗址公园数量...
关键词:国家文物局 文化遗产保护 考古遗址公园 
高句丽王城的变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25,共21页赵俊杰 高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高句丽文化形成、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研究”(17VGB015)。
高句丽王城问题是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核心课题。从石材加工技术与城墙砌筑方式的视角来看,高句丽筑城的发端当不早于4世纪中叶集安国内城与丸都山城的规划与修建。东汉中期以前,高句丽社会形态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尚不具备修建城的...
关键词:高句丽 中心邑落 筑城技术 复合式王城 中原式都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