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01被引量:37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周德新周双娥文祥徐学绩张立群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乡村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以“保靖土兵”为个案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汪益民 刘佩霞 黄新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土司文化残留带’的土司谱牒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726-1959)”(项目编号:24AMZ005)。
为深入了解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以保靖土兵为个案研究,对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进行梳理,认为在选兵、训兵、管兵、调兵以及抚兵制度中,彰显出超强的军事实力和对中央王朝深刻的国家认同,推动中华民族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 明代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激活“她”力量:和美乡村建设中的柔性治理路径
《大理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8-14,共7页匡立波 
常德市社科评审委员会课题(CSP24ZZ10)。
和美乡村内蕴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实践意涵,是塑形与铸魂的高度统一。和美乡村建设的提出是乡村社会从生产本位转向生活本位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对乡村生活秩序失调问题的及时回应。农村生活秩序重构不能过于依赖国家的制度化治理,需要掌握...
关键词:和美乡村 农村女性 生活治理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养老多元协同模式构建的实践路径
《农村科学实验》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于建辉 刘慧 黄新辉 杨建华 
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重点科研项目(20A34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农村养老多元协同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养老多元协同的可行性,深入探讨了农村养老多元协同...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 多元协同模式 实践路径 
作为研究范式的道德历史人类学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7-34,共8页周忠华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学术与文化研究专项(21ZDAZ14)。
伴随历史人类学的“道德转向”,把人类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和伦理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社会道德生活或伦理文化作历史化考察,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道德历史人类学。这种转向,在研究内容上表现为通过众多的历史化或历史性的资料...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 道德历史人类学 社会道德生活 伦理文化 研究范式 学科属性 
高校学生德育过程中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年第10期22-25,共4页刘雪晶 杨明刚 
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湖南红色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研究”(23B0864);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专项立项课题“湖南小学教师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专项培训的实践研究”(XJK23BJSF008)的阶段性成果
红色音乐文化在激发爱国热忱、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革命传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锤炼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塑造个体人格、净化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德育主客体对音乐审美认同感的缺失,领导体制、...
关键词:红色音乐文化 德育 价值彰显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三重逻辑
《新丝路》2024年第27期0071-0073,共3页彭伟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二者“相结合”,必须准确把握好“契合性”这个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彼此之间在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民居住记忆场所变迁研究——以泛湘西北地区60个样本村为考察对象
《文化软实力》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张立群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全面振兴视域下泛湘西北乡民居住记忆场所变迁研究”(22A0493)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泛湘西北地区乡民居住记忆场所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物态化和非物态化乡民居住记忆场所变迁趋向突出,导致乡民家庭记忆、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边界发生位移,乡村居住文化记忆面临解构的风险和重构的重...
关键词:居住记忆场所 乡村记忆 乡民家庭记忆 乡村社会集体记忆 变迁 
教化的物和物的教化——中国古代物律的创新性转化研究
《华章》2024年第23期0012-0014,共3页陈佳 周清妍 
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社科项目“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视域下物律机制与当代思政结合研究”(编号:22B0704)。
中国古代物律的创造性转化对当代思政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维度上来说,物律是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从历史维度上来说,中国古代物律对达成思想文化共识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现实维度上来说,物律潜移默化的方式更能够...
关键词:藏礼于器 物律 教化 
革命纪念场馆“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
《教育观察》2024年第22期63-67,共5页何冠岐 朱凯玲 
2023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生问课堂’创新构建研究”(HNJG-20230927)。
革命纪念场馆是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革命纪念场馆“大思政课”建设有利于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传递革命精神的奋进力量、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革命纪念场馆“大思政课”建设对于优化教育...
关键词:革命纪念场馆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思政教育 
中国古代物律的构成、特点及其当代启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9期62-66,共5页陈佳 蒋叶 
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自筹课题“提升香港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度的‘物律’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FXC101)。
“物律”是指把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恰当的技术设计,使之在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中国古代物律历史悠久,在脚本的设计上重视对人的影响,在物律的人工物制造上效法自然与系...
关键词:物律 藏礼于器 制器尚象 道德物化 拉图尔 教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