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82被引量:60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文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视域网络空间高校正义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年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探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林岩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州日常生活研究”(2023GZYB29)。
青年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有效释放和凸显青年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价值,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本赋能的视角,建构起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路径 
从何以可能到何以可为:新时代网络统战的形势与前景论析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郑维 王帅 刘璨璨 郭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网络空间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1VMZ008)。
互联网与统战工作在新时代形成孪生关系,以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做好统战工作,有利于厘清网络统战形势、提高网络统战能力、激发网络统战效果。当前,网络统战工作面临如下形势:一是统战对象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活动,呈现“碎片化”和“群体化...
关键词:新时代 互联网思维 统战 
重审以新的技术现象为对象的知识生产活动——以人文社科领域对元宇宙的讨论为例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5,共9页王晓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后期资助项目(GD23HMK01)。
人文社科领域以元宇宙为话题的文献曾爆炸式增加,在ChatGPT后又断崖式锐减,爆炸式增加时理论在量上的繁荣并未增益社会对元宇宙的理解。新技术现象总是以质料状态被既有学科体系所消化。人文社科知识生产活动陷于刺激和反馈的逻辑中,囿...
关键词:元宇宙 知识生产 唯物史观 人文社科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非遗文化的保护式开发——以武夷山市红园村“摆茶”文化为例
《智慧农业导刊》2025年第6期172-175,180,共5页陈美端 
乡村振兴战略与非遗文化的发展具有内生互动性,非遗文化保护式开发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路径,而乡村振兴也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机遇。该文以武夷山市红园村“摆茶”文化为例,管窥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困境,探讨“摆茶”文化如何...
关键词:非遗文化 乡村振兴 “摆茶”文化 武夷山 文化传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党的斗争本领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领导科学论坛》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陈玺文 熊辉 陈威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21&ZD045)。
斗争本领是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危机、应对挑战的重要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承担被压迫民族的责任,反思党内错误思想路线,推动对斗争本领的探索。毛泽东斗争本领的方法指向表现为发扬历史主...
关键词:毛泽东 斗争本领 马克思主义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
《山西农经》2025年第4期53-55,共3页韦冬婷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21&ZD045);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重点一类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因地制宜运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特殊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能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价值。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例,整合新阶段赋能乡村产...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传统产业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百千万工程” 
基于《反杜林论》视角下对欧根·杜林“新世界观”的思想探析
《哲学进展》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蔡智辉 
庸俗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观、空想社会主义和庸俗经济学等思想是构成欧根·杜林“新世界观”的主要内容,而由于其迎合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理论兴趣和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杜林的这种理论体系不仅在社会上收获了一大批强烈的拥护者,也对...
关键词:《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 唯心主义先验论 现代社会主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新丝路》2025年第3期0151-0153,共3页李毅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哲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立德树人的关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对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思政教育 时代新人 
退役军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刘俊聪 
退役军人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前发展的重要“助推剂”。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匮乏难题,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国防动员能力。但目前退役军人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
关键词:退役军人 乡村振兴 基层治理 体制机制 
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阐释和路径探析
《教育进展》2025年第1期1115-1120,共6页周思奇 
红色影视文化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再现革命历史的一种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新时代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突出思政的本质作用,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
关键词:红色影视文化 思政课 价值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