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97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邹立莉郑世堃王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报告(学术版)》《大学教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教育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社会与公益》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成冬梅 黄厚菊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研究”(20BMZ0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既蕴含着协调各民族利益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奋进的世界观理论,又蕴含着规范各民族利益行为、帮助各民族树立正确利益观的方法论指导,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利益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赜
《昭通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邹丽娟 杨坤洋 赵智敏 
国家民委教改项目“云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耦合与实践路径研究”(23061)。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成为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质生产力,其应用价值在于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即时性的知识获取途径、能精准适配大学生的差异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学...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GAI)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风险 路径 
红军长征过云南扩红人数考
《昭通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9-77,共9页李娅蕾 高清源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转战云南,为补充兵力,提高战斗力,中央红军在扎西及滇中、滇东地区广泛开展扩红运动,总共扩红5927人;红二、六军团在滇东、滇东北、滇中、滇西及滇西北积极扩红,共招募新兵约2500人,红军在云南的扩红842...
关键词:红色文化 长征 云南扩红 
论民族节庆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云南泼水节为例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4期1-6,共6页祁永超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村落生态秩序建构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问题研究”(20BMZ062)。
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物质生活的积淀,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取向与精神标识,对凝聚共同价值、绘就最大“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大助益。作为民族文化符号关键部分的节庆符号,云南以泼水节为载体,吸引四方游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
关键词:民族节庆符号 泼水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系统论视角审视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严开强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2XKS02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4J1059);2024年度云南省“双百双进”活动调研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2024SBSJ08QN)。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构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系统是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本质要求。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系统由传承对象、传承内容、传承场域、传承路径、传承保障五大要素构成,具有鲜明的宏观整体性、结构层次性、边...
关键词:红色基因传承 系统论 新时代 红色文化 
民族地方性知识视域下佤族新水节的现代生态价值研究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祁永超 崔翠文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村落生态秩序建构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问题研究”(20BMZ062)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族地方性知识,是民族成员在传统民族社会和地方社区生存空间内与本土自然生态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对水景、动植物等相关资源保护利用的“经验”积累,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所建构的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和世界观,蕴含着朴素而深...
关键词:民族地方性知识 佤族新水节 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价值 
共同富裕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研究
《保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8,共8页祁永超 全晓松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运用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1CDJ032);202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滇东北高校运用地方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1187)。
实现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表里,前者为后者创造物质条件和实践路径,后者为前者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双方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边疆民族地区复杂的省情、社情决定其在实现...
关键词:共同富裕 边疆民族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民族文化的生态智慧助力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被引量:5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祁永超 成敏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村落生态秩序建构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BMZ062)。
民族文化以民族社会为根基。黎族民歌作为黎族群众社会生活的缩影,承载着其在物质实践中所孕育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面对特定情境中求得更好生活、生存状态的智谋和策略,并以此引导其成员形成天人和谐价值追...
关键词:黎族民歌 生态智慧 海南 民族地方经济 
佤族地区“药用自然资源库”向“大健康产业宝库”发展转型的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
《保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祁永超 
云南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之路”(项目编号:ZX20200910036)。
佤族偏居滇西南一隅,因长期处于区位交通条件不便、民族演进缓慢等状态,致使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来看,其必须抓住国家繁荣发展绿色经济的机遇,深度挖掘和利用本民族药用自然资源,...
关键词:佤族 绿色经济 共同富裕 实践进路 
周英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研究——附说《垦荒》创刊号
《昭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张俊杰 徐志颖 唐振林 
周英是近代昭通知识分子,其目睹中国积贫积弱屡遭侵略,逐步萌发反帝反侵略爱国思想,多次发文揭露日本与英国侵略中国的事实。为了唤醒大众团结一致反抗侵略,他提出“全民联合”反侵略主张。他将爱国思想与山歌结合,创作“爱国新山歌”,...
关键词:周英 爱国主义 《垦荒》杂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