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气象学院社会科学系

作品数:38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国章吴先华郭际陈继华李德平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唯物辩证法思维价值观企业思维方法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唯实》《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理论前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差异统一中的通顺与对立
《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34-37,共4页刘国章 
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习惯思维看来 ,似乎已经是恒定不变 ,无需再深入思考的了。然而 ,面对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日趋高度社会化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现有相关论述的不足与缺陷渐渐地显露出来。因而 ,有必要在现实基础上对其普遍性程度 ...
关键词:差异 通顺 对立 矛盾 统一 
人所以成为人的存在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哲学内涵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6-11,共6页刘国章 
现有的关于价值的论说存在着明显的泛价值主义倾向 ,进而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而泛价值倾向的存在又直接根源于习惯思维的无意识的感性直观加形而上学的抽象思维。因此 ,必须以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现代哲学内涵 价值观念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现代民主——工业文明与交往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理论月刊》2004年第7期55-58,共4页刘国章 
现代民主起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现代民主管理方式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神秘与愚昧也正是在社会化的生产与交往实践中趋于瓦解,这已为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所充分证实。
关键词:现代民主 工业文明 社会化生产 社会化交往 
思维过程的内在区别与统一——对思维现代性的现实分析与探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33-39,共7页刘国章 
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
关键词:思维 认识性思维 改造性思维 
论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被引量:3
《理论前沿》2004年第10期40-42,共3页崔裕蒙 
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为此,我们必须还政于民,还策于民,还宪于民,还权于民。
关键词: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民主政治 合法性 
关于社会实践的形式与性质的探讨
《唯实》2004年第4期9-12,共4页刘国章 
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可分为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前者的实践形式有科学实验的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实践 ,它们都属于认识性的实践 ;后者的实践形式有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和调查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它们都属于改造性的实践。社会实践在...
关键词:社会实践 形式 性质 
一处被遮蔽了的视域——科学实践观念的建构与实现的现实性探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2-17,共6页刘国章 
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是受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念所支配的,而支配这一活动的观念是否科学与合理又取决于建构人的实践观念的根据是否正确或具有真理性,这一根据就是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正确与否。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越正确越具有真理...
关键词:实现 实践观念 建构 
反映论新探——认识与改造活动过程中的反映问题
《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23-28,共6页刘国章 
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能动反映论,是感性的反映与理性(含知性)的反映(反思)的辩证统一,而认识上的能动反映在此意义上才是可能的。与内在统一相应的外在方面,能动的反映又是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反映和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反映的辩证...
关键词:反映 能动 自然 社会 
为现代科技发展设立新的航标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54-55,共2页伍光良 
科学技术带来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问题不是出在剑上,而是出于擎剑之手———人的智慧。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来注解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是医治现代科学...
关键词:科学技术 天人合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知识与人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刘国章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使其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也更加表明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科学知识与理论 ,在现代社会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中所处的主...
关键词:科学技术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生产力 知识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