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

作品数:41被引量:32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潘霁颜娟朱瑾张玲党芳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众传媒财经媒体经济新闻中国受众人际传播更多>>
发文期刊:《视听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世界》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义共同体:中国品牌国际传播中的“故事介入”与社群建构
《符号与传媒》2023年第2期138-149,共12页蒋诗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品牌的文化符号学研究(22FXWB031)”中期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2106485004)。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品牌国际传播面临着共同体话语转向。启蒙运动及现代性转型导致共同体的衰落,而传播是重建新型社群关系的突破口,这使得共同体的连接可以依靠文化符号的共享意义来建构。根据皮尔斯关于解释项与社群的理论,...
关键词:中国品牌 国际传播 共同解释项 虚拟品牌社群 
中介的隐匿与发现——亚里士多德媒介思想发微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4期131-145,共15页王学成 
论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思想中所蕴含的媒介观念。认为亚氏哲学中主要包含两种不同的媒介观念,一是早期古希腊哲学中作为实体和世界之表征的“影像”意义上的媒介,这一概念在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那里得到了清晰表达;二是...
关键词:中介 影像 本体论 形式 认识论 
有限政府与市场逻辑: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优化路径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1期138-152,共15页刘晓红 
上海财经大学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6110397)。
当前我国动漫业面临着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作为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动漫产业政策要改变过去的“全能政府”倾向,朝着强化有限政府理念,尊重市场机制的主导性方向优化。具体包括:政府部门减少管制思维,增强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意...
关键词:动漫业 产业政策 有限政府 市场 
延伸“拟像”空间:媒介本体性视域下“拟像论”的再阐释被引量:12
《新闻大学》2022年第4期14-28,119,120,共17页王学成 杨浩晨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传播的伦理与规范研究”(19AXW007)。
鲍德里亚的“拟像论”以超越工具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媒介视角刻画了作为“拟像空间”的媒介化世界图景,彰显了拟像世界建构秩序背后的媒介本体性意涵。“拟像论”中所蕴含的媒介本体视角构成了对“拟像”历史释义的再书写和对“后现代...
关键词:鲍德里亚 拟像论 媒介本体性 空间生产 
短视频狂欢中的加冕及其意义悖论被引量:8
《当代传播》2021年第6期87-89,96,共4页王学成 杨浩晨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
关键词:短视频 狂欢 媒介奇观 加冕 意义悖论 
媒介化中的意向性与身体性——从海德格尔到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演进被引量:9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第11期35-48,127,共15页王学成 
论文从媒介技术思想演变的视角对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技术/媒介思想的意义、关联与变化进行了阐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是建立在物的媒介性基础上的,而物的媒介性又是以此在的"生存意向"为本体论基础,此在的生存世界的展开本质上是意...
关键词:媒介化 意向性 媒介存在论 
感官突围:从感知到情感构筑品牌意动被引量:2
《当代传播》2021年第2期86-88,共3页蒋诗萍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品牌国际传播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与认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CXW023。
品牌要促进销售、劝服购买,意动性是其本质特征,其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要刺激消费者感知、引发消费者情感。感官是人感知符号信息并与之发生情感的主要通道。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移动传播改变了传播格局,消费者对品牌...
关键词:品牌意动 感官 视觉 听觉 通感 
朋友圈缘何而发: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9
《新闻记者》2019年第5期25-35,共11页李耘耕 朱焕雅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项目"上海青少年‘二次元’网络亚文化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编号:2018EXW004);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网络社会视野下数字媒介文化研究"(编号:2017110710)的阶段性成果
自戈夫曼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各种语言及行为符号进行印象管理,进而建构自我身份的研究在社会学和传播学中都颇受关注。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交往媒介,本研究从中国大学生微信朋友...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自我呈现 孤独感 社会支持 亲密关系 
数据驱动的研究型报道:互联网时代的财经新闻新趋向--兼谈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改革被引量:5
《新闻记者》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林晖 
数据新闻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对于财经新闻而言,从宏观经济到公司业绩,数据从来都是报道的核心,但报道又从来不能拘泥和盲从数据。本文认为,以信息挖掘和观点整合为主的专业性的研究报道,会成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标...
关键词:数据驱动 财经新闻 人才培养 
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建设探析
《前进论坛》2016年第8期46-47,共2页王学成 
一、新媒体传播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一)新媒体的概念以及传播特点。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形式。从传播网络角度说,它包括有线互联网、wifi互联网、3G和4G移动互联网。从传播终端的角度看...
关键词:思想建设 新媒体传播 传播特点 传播网络 新媒体平台 门户网 社会传播 传播体系 网民交流 组织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