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412被引量:171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肖爱玲淮态文青杨前进刘祥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全新世明代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学者对于西北史地之研究及其著述被引量:4
《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1-17,153,共18页史念海 王双怀(整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边疆问题日趋严重。史念海先生与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十分重视对边疆史料特别是西北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揭示中国疆域沿革的历程,以激发国人的抗日热情。史先生认为:清代学者十分关注西北史...
关键词:清代学者 西北史地 研究成果 
丝绸之路天山南部东段交通线路的历史变迁被引量: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9-76,共8页韩春鲜 肖爱玲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11&ZD097)
联系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是多条交通线路的统称,历史时期交通线路随着气候变化曾发生空间变化,形成随交通线路变化的文化遗存时空格局,厘清汉唐时期该区域交通线路的变化,有利于丝绸之路文化遗址研究与文化旅游线路开发。以历史文献和考...
关键词:丝绸之路 交通线路 交通中心 天山南坡东段 
清末民国时期临汾地区旱灾变化研究被引量:4
《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第4期384-388,共5页侯雨乐 赵景波 
阿坝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岷江上游旱涝灾害研究(ASB15-13);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岷江上游旱涝灾害原因及治理探析(16ZB0386);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1428)
为研究临汾地区清末民国时期洪涝灾害变化规律及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恢复历史时期气候特征,通过对临汾地区历史资料的统计整理,利用数理方法对其旱灾频次、等级序列特点、时间变化以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840—1949年临汾...
关键词:旱灾 清末民国 临汾地区 
明代文峪河流域旱灾探析
《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第5期188-192,共5页侯雨乐 赵景波 成爱芳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岷江上游旱涝灾害原因及治理探析(16ZB0386);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1428)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统计,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对明代文峪河流域的旱灾频次、等级序列特点、年际和季节变化以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文峪河流域在明代共发生了55次旱灾,平均约5a一次;旱灾等级以Ⅱ级为主,计22次,占旱灾总数的40...
关键词:旱灾 明代 文峪河流域 
浅析历史上陕南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被引量:4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年第4期99-100,共2页吴建芳 
文章阐述了陕南地区从古至今修建水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利技术方面日益成熟的历史。概述了引水工程技术飞槽,挡水工程技术土、石堰,提水工程技术桔槔、筒车等的依次运用,正是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促进了陕南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陕南 农田水利 工程技术 
元明时期胶莱运河兴废考被引量:2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6-69,共4页马文辉 聂传平 
元代初期为了解决漕粮问题,曾开辟海运通道,但沿海岸线航行须绕行山东半岛,多有风涛不测之险。至元十七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胶莱平原利用胶河和大沽河道开凿胶莱运河。河成后,曾一度通漕,且运量较大,但仅隔十余年时间胶莱运河就被废弃...
关键词:漕运 胶莱运河 马家濠运河 王献 分水岭 
基于因子分析的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敏感度研究——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被引量:3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刘新颜 延军平 肖爱玲 詹新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编号:08xzs005)资助
将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敏感度作为实现大遗址旅游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研究。选取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周边8个居民集中区域,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影响大明宫旅游居民敏感度的5个要素(经济收入敏感度、设施建设...
关键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文化遗址 居民敏感度 
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沟谷侵蚀量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2
《地球环境学报》2014年第1期16-22,共7页解哲辉 崔建新 常宏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10SZYB1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4-02)
历史时期沟谷侵蚀量的计算多采用传统实地测量或计算方法,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沟谷侵蚀量计算提供了更为简便、快捷、高效的方式。等高线图形概括法即为一种将传统制图学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以神木县东山旧城...
关键词:等高线图形概括 数据挖掘 沟谷侵蚀量 DEM 
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被引量:27
《干旱区地理》2013年第3期545-552,共8页张东海 任志远 冯雪铭 李双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70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57)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指数,对西部各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两两之间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
关键词:西部 社会-经济-生态 协调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3
《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第2期230-235,共6页张青 任志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土高原南部土地资源演变过程中的人文自然因素研究"(2009JJD770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黄土高原台塬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分析"(41071057)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09...
关键词:生态安全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中国西部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