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35被引量:94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周祥利伍芬琳李素娟陈继康李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夏玉米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更多>>
发文期刊:《灌溉排水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土壤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凯润对不同密度下夏玉米根叶衰老及子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周楠 周祥利 任伟 谢倩 陶洪斌 王璞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
采用密度和化控措施,以郑单958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密度下喷施凯润对夏玉米生育后期根叶形态及子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凯润有助于维持玉米后期根系功能,灌浆中期67 500株/hm^2密度下玉米根长、表面积、体积及根重分别增...
关键词:夏玉米 根叶衰老 生物量积累 子粒灌浆 密度 凯润 
深松对夏玉米物质生产、光合性能及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3
《玉米科学》2014年第1期114-120,共7页晋鹏宇 任伟 陶洪斌 王璞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5);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播前深松、4叶期深松处理,以黄淮海地区普遍采用的免耕直播作为对照,分析玉米全生育时期内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持续期、干物质积累、相对生长率、根系性状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关键词:夏玉米 深松 物质生产 光合性能 根系性状 
花后水分亏缺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吴景玉 陶洪斌 王璞 周祥利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26)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吐丝至吐丝15 d、吐丝至吐丝30 d和吐丝30 d至成熟期3个时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T1、T2、T3),以花后适宜水分供应为对照(CK),研究花后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阶段的...
关键词:夏玉米 水分亏缺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10年第5期99-104,共6页王彩彩 陶洪斌 王璞 戴明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3-2-1);玉米行业科技项目(nyhyzx07-003-OX)
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在79500株/hm2密度下研究了前期控氮对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氮120kg/hm2的条件下,前期按30~60kg/hm2进行适度控氮,产量可达到10108.5~10170.0kg/hm2,氮肥利用率为32.78%...
关键词: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氮素利用 
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模型及群体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13-19,共7页张竹琴 周顺利 乔嘉 赵姣 廖树华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4);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A303-1)
为满足冬小麦生产管理这一要求,需研究冬小麦群体设计及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构建的技术方法。本文根据冬小麦阶段生长发育特点,以均匀设计与栽培优化相结合的动态试验方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性状的影...
关键词:冬小麦 干物质 产量模型 群体优化设计 
华北平原免耕土壤积温特征对冬小麦的影响被引量:7
《土壤通报》2010年第3期547-551,共5页陈继康 李素娟 陈阜 张海林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400277);"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15B01)资助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农田土壤积温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将土壤积温与冬小麦的生育时期结合,合理评价免耕农田热量资源的利用状况,为该技术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于2005年在河北省栾城县设置了翻耕、旋耕、免...
关键词:耕作 土壤积温 冬小麦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0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B12期177-181,共5页张丽丽 王璞 陶洪斌 
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2009CB118602);玉米共性技术与种质创新(nyhyzx07-003-0x)
在施N量为180 kg/km2条件下,研究了四种氮肥运筹方式N180(基∶12叶=1∶2),N180(基∶吐丝=1∶2),N180(8叶∶吐丝=2∶1),N180(8叶∶12叶=1∶1)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基∶12叶=1∶2)处理千粒重大、空秆率低、产量...
关键词:夏玉米 氮肥运筹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被引量:22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2期194-199,共6页吕丽华 王慧军 王璞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9B09;2007BAD69B05);玉米行业科技项目(NYHYVX07-003-0X)
本试验对0,90,180,270kg/hm24个施氮量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品种夏玉米均在施氮量90~180kg/hm2下冠层透光率较高,...
关键词:夏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6
《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8期150-155,共6页孔凡磊 陈阜 张海林 黄光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1;2007BAD89B0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土壤 物理性状 导水率 轮耕 产量 
耕作方式对土壤腐殖质结合状态及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8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72-78,共7页韩宾 徐尚起 张海林 陈阜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1;2007BAD89B08);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20080430471)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及组成的变化规律,依托8年定位耕作试验,采用大田取样、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均以紧结态腐殖质为主,其含量占重组有机碳的50%以上;传统耕作方...
关键词:耕作方式 腐殖质 结合状态 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