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21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民族少数民族哲学思想民族历史经验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佤族传统社会组织制度
《普洱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5,共5页杨宝康 钟宝云 
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佤族社会思想研究"(jd2014yb25)阶段性成果
佤族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地方政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历史条件和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佤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组织也有较大的区别。佤族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头人组织结构,二是班洪...
关键词:佤族 传统社会 社会组织 西盟 班洪地区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反思生物多样性问题得到的启迪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8-101,136,共4页伍雄武 
文化多样性的危机是否发生、如何认识其严重性?是否应当挽救文化多样性,抑或文化归于"天下大同"更好?人类能掌握文化多样性的命运吗?这些问题可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得到许多启发。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略论周敦颐“孔颜之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赵四学 李煌明 
周敦颐所作《通书》的意图是阐明"孔颜乐处"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先要在道德修养与人间富贵之间作出一个孰大孰小的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只有真正体会到仁义礼智信等真正的"至富至贵"之"大"者,才能"心泰"、"身安",才能达到"孔颜乐处"境界...
关键词:周敦颐 通书 孔颜乐处 解读与诠释 
宋明理学中“孔颜之乐”问题提出探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赵四学 李煌明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08SA130)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孔颜之乐"问题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也有不少人对此问题的起源进行过探索,但是通常人们都把这个问题的起因归于释、道两家的影响。我们认为,除了释、道两家的外在影响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实在于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之中。
关键词:宋明理学 “孔颜之乐” 起源 儒家思想 
论董仲舒“调均”政治哲学思想被引量: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李煌明 
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研究,学界中不少研究者往往对其政治哲学真正的目的把握不够准确。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精髓往往淹没在对他"天人感应"、"谶讳"迷信及纲常伦理思想的批评声中。董仲舒政治哲学最大的特点及其核心精髓就是"调均"...
关键词:董仲舒 政治哲学思想 调均 五行生克 
“孔颜之乐”辨说被引量:2
《求索》2007年第10期159-161,共3页李煌明 李保才 
"孔颜之乐"是儒者所独有之乐,也是圣贤所独有之乐。此"乐",由"仁"得,包括"仁义礼智信"与"七情"在内的精神体验。"乐"从总体上说是"浑然与物同体"、"视无一物非己"的情怀,这是一个总纲;"敬谨"、"顺适"以至"七情"等则是总纲下的细则。总...
关键词:宋明理学 孔颜之乐  
哲学、民族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1-4,共4页伍雄武 
哲学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和和自觉表达。哲学思想史,特别是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要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而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华民族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依据。
关键词:哲学 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哲学 和谐社会 
传统道德何以在今天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89-93,共5页伍雄武 
传统道德活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也活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其葆有生命而存活、发展的根据何在呢?就在民族、中华民族之中。创造并承载文化的主体不仅是阶级,而且还有民族。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上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创造和承载的,同...
关键词:道德 中华传统道德 中华民族 道德继承 
家——中华传统道德之根被引量:4
《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伍雄武 
中华传统道德重要的社会根源是家,其道德意识和范畴体系的起点是家。认识传统道德的局限进而批判其消极因素,要抓住家这个关键和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弘扬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时候,我们也要从家出发,以家为重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道德 道德的根源 道德意识的起点  
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被引量:9
《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63-67,共5页伍雄武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0000560)
民族的多样性及和谐并存,是云南的突出特点。云南各民族传承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经验就是宽容: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对民族差异的宽容。云南各民族之所以能宽容,一是在既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宽容,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云南民族 文化多样性 宽容 民族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