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作品数:4385被引量:21708H指数:4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唐辉明蒋国盛吴冲龙乌效鸣胡祥云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地理信息系统滑坡数值模拟可持续发展存储介质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时间及成因机制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140-152,共13页梁晨 姜涛 匡增桂 胡亦潘 杨承志 任金锋 赖洪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607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2023年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近年来的钻探已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水合物形成时间无疑是深刻理解水合物成藏过程和分布的关键。本研究首次通过对含水合物钻孔的释光年代学研究,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沉积时间,结合水合物分布的层段,约束...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沉积速率 海平面变化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分层注聚流线型阀芯结构优化
《石油矿场机械》2025年第2期46-56,共11页张仕帆 贾德利 龚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质资源精准开发风险预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及平台建设”(2022YFF0801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数据驱动下的老油田水驱精细分析方法研究”(5207434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智能分层注采工程技术研究”(2021ZG12)。
在分层注聚过程中,满足分层配压的同时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是困扰配注器节流阀芯结构优化设计的难题。以流线形阀芯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流线形阀芯的调压与黏损机理。以节流压差与平均剪切速率为性能指标,采用Plackett-...
关键词:分层注聚 流线形阀芯 结构优化 响应面法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寒窑子草场透闪石玉的谱学特征及产地特征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5年第4期971-979,共9页于璇 刘继富 杨明星 
国家重点研发基金项目(2018YFF0215403)资助。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于2014年被发掘调查,出土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价值。为了丰富中国透闪石玉数据库,为以后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寒窑子草场实地采集的38件透闪石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
关键词:透闪石玉 寒窑子草场 谱学特征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产地溯源 
基于迁移学习及通道先验注意力机制的地质构造识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107-120,共14页刘俊杰 马凯 黄泽华 田苗 邱芹军 陶留锋 谢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0149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B3904200,2022YFF07116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640);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GLAB2023ZR01)。
针对平面地质图件中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符号表示多样化而导致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通道先验注意力机制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MsAttenEfficientNet。该模型以EfficientNet为主干网络架构,并使用通道先验注意力(cha...
关键词:图像识别 地质构造 EfficientNet网络 通道先验注意力 迁移学习 
华南和喜马拉雅高分异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岩石学报》2025年第4期1424-1441,共18页张睿泽 左仁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326)资助.
铌钽等稀有金属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通常与高分异花岗岩伴生。华南和喜马拉雅是我国高分异花岗岩分布最广的地区,探究这两个地区的高分异花岗岩在成因、分异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对深入理解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及与之有关的稀有金属找矿勘查...
关键词:华南 喜马拉雅 高分异花岗岩 机器学习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下的甘肃省生态功能分区优化
《干旱区地理》2025年第3期467-479,共13页李潇飞 龚健 叶菁 方鸿嘉 张世镇 林家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72)资助。
以西北生态脆弱区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InVEST模型、CASA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甘肃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探讨权衡协同关系下生态功能分区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由于...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分区 权衡协同 甘肃省 
基于地球静止卫星观测的华北平原冬小麦光合作用日循环研究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464-2478,共15页彭浩宇 孙雷刚 王绍强 郑晨 陈世亮 李亭谕 谷鹏 夏烨 
河北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2A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人才岗位科研启动经费(2019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42250205)。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监测作物生长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的地球静止卫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植被冠层光合作用研究,为开展作物光合作用高精度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日本葵花8号静止卫星数据...
关键词:华北平原 冬小麦 光合作用 地球静止卫星 日循环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地区志留纪普里道利世—早泥盆世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沉积大地构造意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5年第1期48-68,共21页杜伟东 张欣松 尹家一 纵瑞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2017,42072041)。
新疆西准噶尔北部谢米斯台山—沙尔布尔提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志留纪普里道利世—早泥盆世期间,该地区沉积了一套由海相复理石到陆棚碳酸盐岩转变的盆地充填序列,其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岩相变化以及物源分析可为重建西...
关键词:西准噶尔 志留纪普里道利世—早泥盆世 复理石 岩相 物源 岛弧 
中国东部渤海湾晚中新世以来化学风化记录及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25年第3期976-990,共15页杨吉龙 张超宇 胥勤勉 胡云壮 周新郢 肖国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972196);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091)联合资助的成果。
渤海湾西岸位于中国东部边缘海,晚新生代主要为湖相、河流相及海相沉积,厚度达数千米,是研究晚新生代古气候演变、海平面变化及区域构造活动的理想场地。本次研究对渤海湾西岸晚中新世以来的两个深孔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分析...
关键词:渤海湾 晚中新世 化学风化 古气候 物源 
灾害态势感知: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灾害学》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侯俊东 唐范 郭海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公共安全应急框架体系研究”(23AZD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滑坡地质灾害预测及其应急决策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为例”(7187416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复合链生灾害致灾机制与综合风险防控体系研究”(2024AFA015)。
灾害态势感知是灾害高效应对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灾害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关键环节。该文遵循“理论-方法-应用”逻辑框架,系统梳理灾害态势感知的概念内涵和模型结构,总结灾害态势要素提取与融合、态势评估与预测方法的进展,并解...
关键词:灾害态势感知 态势要素 理论-方法-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