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作品数:57被引量:1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晓梅关琳子孙叶青张雯琪曾瑶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受众会展城市形象媒体新闻媒体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青年记者》《新闻记者》《当代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新闻五要素为框架探究黄远生新闻传播思想
《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4期172-172,174,共2页孟曼芸 
黄远生是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被誉为"报界之奇才",其新闻传播思想对后世有着一定影响。作为一名采访记者,他的新闻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新闻实践联系紧密。以新闻五要素为框架,结合其新闻传播思想的实践性,对黄远生关于记者素养、报...
关键词:黄远生 新闻传播思想 新闻五要素 实践性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内容呈现及影响因素——以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例被引量:1
《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3期52-56,共5页陶建杰 宋佳 
上海大学"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戏剧与影视学的阶段性成果
在梳理了电视调解类节目发展历程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以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资料分析和访谈法,发现内容呈现具有固定的叙事结构、持续的冲突性、情法结合的调解模式、上海方言的使用等特点,其录制版和...
关键词:电视调解类节目 内容呈现 影响因素 新老娘舅 
普米族群众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研究——以玉狮场为例的传播人类学考察被引量:2
《文化与传播》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陶建杰 
上海大学"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戏剧与影视学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云南省兰坪县玉狮场村的田野调查,从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电脑等方面,全方位展示普米族群众的媒介拥有状况,重点分析其电视、手机的使用行为及背后原因。研究发现,普米族群众现阶段媒介使用表现为高度的"单一性";大众传媒提...
关键词:普米族 媒介使用 玉狮场 单一性 窗口效果 
全球传媒产业制度转型与版权体系重构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4年第1期130-147,共18页郑涵 赵为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欧美文化产业制度转型危机:版权体系重构”(项目编号:08BG56)中期成果报告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构成了欧美文化产业的主体与核心。新媒体快速发展,社会主要领域与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变迁,这些构成了欧美产业及其制度转型的基本动力。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欧美传媒产业最重要的体...
关键词:产业 变迁 制度 转型 传媒 欧美 版权 
数字出版的思维调适与实战应对
《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第10期30-32,共3页李建新 郭立群 
本文进行了数字化时代关于数字出版的理论探究与实战举要,围绕"编辑思维需要进行数字化的改变""数字出版不仅改变传者,也改变受者""数字出版是创意出版""数字出版是与受众的对话"等四个问题进行了理析和读解,旨在以思维调适的方式寻找...
关键词:数字出版 思维调适 创意 受众 对话 
历史记录中的想象与真实——第一份驻华美式报纸《大陆报》缘起探究被引量:4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112-125,128,共14页沈荟 
教育部课题"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其报道研究"(编号:10YJC860039)的阶段性成果
《大陆报》是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专业美式报纸,它对近代中国新闻形态格局、对外传播及中美外交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新闻史研究对该报仅略有提及,系统研究尚付阙如,在办刊动机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本文...
关键词:历史建构 远东新闻战略 中国新闻外交 
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斯诺访问苏区的动因探究被引量:2
《采写编》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沈荟 钱佳湧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化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2010BXW001;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报道研究>11YS37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近代新闻史研究对于埃德加·斯诺的观照多在“革命史范式”里着力。然而,这种充满了“革命话语”的研究无法解释以下问题:斯诺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若从本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与好恶来看,对一个陌生...
关键词:斯诺 红色中国 苏区 德加 动因 理想 革命史范式 新闻史研究 
政治媒介偶像的建构——《时代》对蒋介石的10次封面报道解析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13年第11期72-79,共8页沈荟 
教育部<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其报道研究>〈项目号:10YJC86003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华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项目号:2010BXW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美国《时代》周刊先后10次关于蒋介石封面报道的仔细考察,管窥外媒视角中的蒋介石形象变迁,提出《时代》报道中蒋的人物个性特征符号先后经历征服者、抗日政治强人和自由、美国化中国的希望化身三个阶段,揭示出蒋介石不过是...
关键词:《时代》蒋介石 美国世纪 集体记忆 媒介建构 
“PM2.5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建构被引量:9
《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赵士林 关琳子 
上海社科项目"上海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选择及范式创新"资助;编号:D.10-0114-07-002
环境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生命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PM2.5事件"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试图从议程设置、公共空间、形成舆论的动态机制中观察公众、媒体、政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信息 PM2 5事件 媒体建构 新闻框架 
新闻之“道”在于“求细”——丁淦林先生新闻教育思想管窥
《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李建新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新范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60009)的成果之一
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丁淦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
关键词:新闻学家 教育思想 “道” 博士后流动站 学习研究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