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作品数:526被引量:7127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苑丰杨国良张厚安曹攀峰周娴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村民自治农村农民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系统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与改革被引量:8
《探索》2013年第3期67-71,共5页贺东航 张现洪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研究"(15607802)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财税角度来看,村庄村提留"自给自足"的投入模式被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所取代。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模式有:项目制、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性转移支付。文章用政治系统论梳理了农...
关键词:政治系统论 公共服务改革 定向转移支付 项目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协商民主: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5期36-38,共3页项婷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2JZD023)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利益多元化发展以及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协商参与政治生活的诉求逐渐增多,协商民主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圈家的建构是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同家建构的双重过程,在我国民族国家建构发展的同时,我围民主政治...
关键词:现代国家建构 协商民主 政治逻辑 民族国家建构 政治生活 多元化发展 民主意识 民主政治 
农民对惠农政策的反响——以“十二五”规划为例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0-35,共6页赵莎莎 
在全国21省3 096户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农民对"十二五"规划的态度与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十二五"规划宣传方式少、诉求渠道少;认知率低、参与率低;期待高、评价高。如何让"十二五"规划中的惠农政策卓有成效,提出了一些对...
关键词:农民问题 惠农政策 “十二五”规划 
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20省74村2207户的调查被引量:3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52-56,共5页赵莎莎 
基于对全国20省74村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对返乡农民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因素、政府支持、家庭收入、社会资本等社会因素对其是否选择创业有着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创业现状 影响因素 
中国农村家庭住房消费需求微观经济分析——基于“建材下乡”政策调查的数据被引量:5
《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9期73-86,共14页张大斌 凡华农 邓大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行业景气预测预警研究"(编号:70971052);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平台研究"(编号:CCNU09B01003)资助
为了分析"建材下乡"政策下不同补贴方案的效应,测算农村家庭住房的消费需求,本文结合微观调查截面数据与宏观统计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对是否建房的逆米尔斯比率和住房消费需求量进行联合建模,估计农村家庭建房消费意愿支出额。...
关键词:农村家庭 住房消费需求 意愿支出额 消费意愿 支付能力 
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以维多利亚州为例被引量:1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张兆鹏 张俊华 
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是澳大利亚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维多利亚州作为澳大利亚联邦的一员,是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积极推行者。在我国地方财政严重不均等、地方财政需求和供给不均衡的背景下,实现政府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是一项重要...
关键词:均等化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组合竞选:一次草根民主的实践——安徽省T村“组合竞选”对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启示
《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8-31,共4页罗金莲 
始于1987年终于2008年的组合竞选,对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具有很多启示。从组合竞选的实践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面临诸如传统文化压制公民精神成长、纵向权力结构固化与横向自组织发育不良等困境。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的途径包...
关键词:组合竞选 草根民主 基层民主 公民精神 
活力与纠纷:土地流动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以山东省博兴县F村为例被引量: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8-42,共5页刘宁 李晓玲 
教育部2009年青年项目"农村社会活力与农村社会稳定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土地流动作为激发农村社会活力的主要因素,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在地方政府"卖地财政"和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的背景下,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村民自治的落实不到位,违背农民意愿和存在矛盾隐患的土地...
关键词:活力 纠纷 农村 稳定 土地流动 
影响“新农保”参保率的因素探析——基于spss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6-59,66,共5页徐立强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验,但以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并且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参保率较低,因此无法在全国推广。本文以2010年1月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的调查数据②为依据,对"...
关键词:“新农保” 参保率 SPSS 因素 
农村稳定背景下村庄债务治理——基于全国246个村庄样本的实证研究
《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8-20,共3页罗金莲 蔡娥 
村庄债务是与乡村债务不同的概念,统计分析发现,村庄债务具有明显的历史性与失衡性的特点,银行等金融机构、乡镇等政府机关、农民个体是其主要债权人。与学界普遍认为私人将代替金融机构成为村庄的主要债权人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银行等...
关键词:村庄债务 农村稳定 债务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