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编辑部

作品数:53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俊赵均可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电视剧媒介融合中国电视剧网络传媒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新闻界》《当代电视》《东南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国际传播体系构建的一种创新可能:微视听与微叙事
《对外传播》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刘俊 江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4ZD06)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微视听与微叙事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一个创新突破点。微视听结合最新媒介技术优势,融合时长短、多模态、多维交互等特性,伴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唤起海外受众的心灵愉悦;微叙事结合前沿的媒介理念,在海外受众接受偏好的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国际传播 微视听 微叙事 媒介技术 滞后发展效应 
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论:战略、内容与渠道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2025年第1期60-71,共12页刘俊 江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4ZD06)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亟待着力的国家战略性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至少需要从战略、内容和渠道三个层面展开。首先,要重视在战略传播的顶层化、协同化、预设化、精准化、层次化...
关键词: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战略传播 内容叙事 传播渠道 
主流媒体文化主题报道的内容与传播特质——基于对“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的分析
《中国记者》2024年第12期46-50,共5页刘俊 贾奕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批准号:24ZD06>;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播相协调问题研究”<批准号:2021QNYC22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主流媒体的文化主题报道的代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依托跨媒介、跨平台优势,聚力破圈,取得亮眼传播效能。本文从样态活化、生活触感、文化提炼、奇观营造、美学升维、材料给予、网感表达七个角度切入,分析“文化中国行”的内容...
关键词:文化中国行 主题报道 主流媒体 
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突破点及其接受心理机制
《对外传播》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刘俊 江玮 
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播相协调问题研究”;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QNYC2023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处于审美现代性中的受众,通过网络文艺找寻到了能够唤起自身心灵之愉悦、可供日常性消费的媒介和艺术样态。网络文学、短视频、微短剧、文生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重要形式,是如今海外受众逐渐普遍接受的文艺类型,也是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
关键词:网络文艺 国际传播 网络文学 微短剧 文生视频 
同源·分流·汇合:技术与艺术联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兼及传媒艺术史的视角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刘俊 
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播相协调问题研究”;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
关键词:艺术 技术 科技 传媒艺术 传媒艺术史 
视频网站的“剧场化”:现象、优势与困境被引量:3
《中国电视》2023年第7期98-105,共8页刘俊 曹心媚 古梦源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QNYC2023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视频网站的“剧场化”既是一种生产、整合、分发自身内容的策略,又是一种用户导向的、针对平台层面的深度运营形式。视频网站的“剧场化”既具有形成品牌认知、增加盈利收入、集中创作力量、呈现多元内容、提供契合剧情的互动化表达等优...
关键词:视频网站 剧场化 精品创作 网络剧 
论虚拟身体观影及其“想象的共同体”建构被引量:5
《当代电影》2023年第5期145-149,共5页刘俊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QNYC2023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与传统电影观看的“实体化身体+影院化观看”不同,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电影观众常常是以虚拟的身体进行电影的观看(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云观影”等新型的、以虚拟化方式模拟影院状态的在线观影),并以虚拟的身体在电影社群中评论、...
关键词:电影观众 网络新媒体 虚拟身体 云观影 想象的共同体 艺术想象 
数字空间中视听内容的“反差式”传播特质
《青年记者》2022年第16期24-27,共4页刘俊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传媒艺术刍论:基于特征的视角”(编号:19FYSB011);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短视频文化热点和现象研究”(编号:22DY03)阶段性成果。
视听内容在数字空间中的传播常常呈现为“反差式”解读的状态。这种“反差式”解读和传播,打破了原始文本、议题、人物、形象的“被常规预期”的面目,用户以逆向或反转的方式进行高度差异化甚至是对立化、颠覆化的表达和扩散。本文通过...
关键词:数字空间 视听传播 反差式传播 萌传播 《人民的名义》 
边界作业: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知识生产——以“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为例被引量:4
《对外传播》2022年第4期60-64,共5页张毓强 纪莉 姬德强 相德宝 李宇 刘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AX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知识生产意义上,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探索必然来自于对实践问题的回答和实践经验性材料的研究。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在本土意义上正在经历着自省和变革,需要系统调适本土化经验和全球化理论借鉴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宽多知识领域...
关键词:国际传播 知识生产 边界作业 
节日性传媒艺术产品的知识生产与共情传播
《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53-56,共4页刘俊 江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传媒艺术刍论:基于特征的视角”(批准号:19FYSB011)阶段性成果。
当前热点的节日性传媒艺术产品类型,主要包括跨年知识演说类直播节目、跨年与节庆类仪式性晚会、春节/国庆等节庆档电影、短视频/创意融媒体产品、圈层垂直类创新创意作品等。节日性传媒艺术产品有一些共同特质,例如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垂...
关键词:传媒艺术 节日性传媒艺术产品 垂直化 知识生产 共情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