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外事处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莉王莉王海东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系词判断句方言汉语批评更多>>
发文期刊:《产业与科技论坛》《学术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引导被引量: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3期167-169,共3页傅玮 
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相应产生了变化。本文拟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的深入分析,来寻找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变化 引导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被引量:2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2期190-191,共2页傅玮 
本文从高校培养人才的高度,针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了必须刻不容缓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并对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工作路径与工作内容方面的思考,力求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有点儿+形容词”的用法被引量:6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范妍南 
“有点儿 +形容词”作为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用法 ,一般的语法著作对它的解释都比较简单 ,只强调其后所跟形容词多为消极意义的。与其这样说 ,不如说“有点儿 +形容词”这种结构在句中所表达的是一种消极、负面的评价更为恰当。笔者认...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语法 形容词 语境 思维方式 
汉语批评语用策略调查被引量:17
《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96-104,共9页朱湘燕 
本文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中国人实际生活中批评语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 ,数据分析表明 :中国人批评他人时多选择私下场合 ,多采用点拨式、责备式和评价式三种批评策略。同时 ,由于批评应答语的不同 ,多种批评策略结合使用 ,构成批评模式 ,...
关键词:批评语 语用策略 批评模式 批评应答语 
隋唐五代小说中判断句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范妍南 
小说在唐代演变为双线发展的局面,判断句在不同类别的小说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是"的系词用法在此时已经发展成熟。
关键词:隋唐五代 小说 判断句 系词 
魏晋六朝时期小说中的判断句被引量:1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68-71,共4页范妍南 
魏晋六朝时期小说中的判断句仍以无系词判断句为主,与此同时上古汉语中通常被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中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系词。但种种迹象表明,"是"的系词用法在此时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是为"是"最终演变为系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魏晋六朝 小说 判断句 句子类型 系词 “是” 指示代词 
试论中山客家话发展现状及走势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151-153,136,共4页甘甲才 
广东省中山市粤闽客三大方言杂处,其中客家话由于受粤方言影响而发生变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呈现向粤方言靠拢之势。本文在分析三大方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求中山客家话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方言 中山客家话 发展变化 
试析中级阶段留学生话语不连贯的主要原因被引量: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9-26,共8页王莉 
本文运用话语衔接方面的知识 ,分析出中级阶段留学生话语不连贯的 6个主要原因 :一、次序不当 ;二、不会省略 ;三、话题转换不当 ;四、不会使用逻辑联系语 ;五、不会使用替代语 ;六、前后照应不好。本文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针对性...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话语表达 话语连贯性 省略 逻辑联系语 替代语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被引量: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71-75,共5页甘甲才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有自己的规律。与其他客家话和粤语比较 ,中山客家话的代词有突出特点 :人称代词“格”的现象十分明显 ,复数表示法有异于其他各地客家话 。
关键词:方言 中山客家话 代词 
论温词之“感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55-158,共4页王海东 
词至温庭筠确立了“感伤”基调。作为词的第一位专门作家 ,温庭筠不仅仅赋予了词以“感伤”为主流的感情基调 ,并且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注入词中。温词之感伤 ,内因在于其题材之艳情化 ,外因在于 :一、词作为一种合乐...
关键词:温庭筠  感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