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406被引量:60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岩付玉成连艳辉李云张惠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被引量:1
《中国流通经济》2025年第3期57-67,共11页李建明 夏鑫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2019030305009)。
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赋能。基于2012—2022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业生产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用“六个必须坚持”做好高校就业育人工作
《就业与保障》2025年第3期154-156,共3页赵兰香 沐牧 
2023年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就业育人支持体系研究”(WTZX202319)的研究成果。
为做好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具体问题。要严格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守正创新”的实践要求、“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系统观念”的思维...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六个必须坚持” 就业育人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问题与创新路径
《中国军转民》2025年第5期81-83,共3页刘馨彤 
武警看守勤务中队担负着看守所的外围武装警戒任务,经常性工作包括:看守所围墙岗哨的站岗执勤任务、人员押解任务、在押人员出入监区管理等。除此之外,看守勤务中队还担任节假日及重大活动的城市武装巡逻任务。看守勤务是武警部队用兵...
关键词:武警中队 看守勤务 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文化育人的价值、挑战与策略研究
《信息与电脑》2025年第5期20-22,共3页姜鑫 李亚青 
河北省教育厅202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阐释”(课题编号:ZD202401)。
在教育数字化视域下,推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是提高红色文化育人质效的内在要求。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文化育人既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又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以下策略:坚持多措并举,打破红色...
关键词:人工智能 深度融合 红色文化育人 
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北京教育(德育)》2025年第2期13-19,24,共8页田志 刘春伶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多点-交线-共面’模态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感触型-生活化’课程群建设研究”(2023GJJG106);河北省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河北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KY2023076)的阶段性成果。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历经拓荒植绿、护林营林、绿色发展三个阶段,锻造出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主旨的伟大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形...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 绿色发展 生态理念 世界环保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关键维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7,共7页祝大勇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HB23MK008)。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从新时代文化的战略地位、内在意蕴和文化强国的使命与目标三个维度对应理解捍卫文化安全、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青年群体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突出作用,意味着青年意识...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青年 意识形态 国际比较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乡村文化的图像化建构
《河北农业》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江昕 江洋 夏鑫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河北省“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和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303042;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四阶融合双循环跃迁式“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创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3GJJG607;2024年度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阐释,课题编号ZD202401。
文化振兴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新质生产力创新了生产要素,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乡村文化图像细化为物质文化图像、观念乡村文化图像、社会乡村文化图像的表征样态。以“新”助农,随着生产要素的提高,乡村文化的图像...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乡村文化 图像化建构 
“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内涵的学理性阐释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豆颖康 魏小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论的当代建构研究”(21AKS011);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与方法研究”(FJ2024MJDZ014)。
学理性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以人民为中心”源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依靠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坚...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主体 人民标准 社会主义文明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研究数字化图像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农业》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江昕 梁慧青 屈炳昆 夏鑫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河北省“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和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303042。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理论宣讲很难得到农民群众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实际,而图像作为直接显性手段在传输信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数字化转型日益兴起,从图像结合数字化的历史逻辑、理论...
关键词:乡村振兴 数字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图像叙事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23期29-32,共4页任明慧 张子岳 赵兰香 
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逻辑理路研究(22JDSZK01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一系列困境凸显,其中包括技术型与创新型人才匮乏、农业生产技术滞后和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重视并加强技术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乡村产业提供智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乡村产业振兴 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践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