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研究所

作品数:415被引量:47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庄永平周锡山蒋星煜陈正生沈鸿鑫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琵琶敦煌乐谱音阶《西厢记》戏曲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出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世界三大音体系的形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6期8-14,共7页庄永平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3BD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音体系的形成必然是建立于某种具体乐器之上的,世界三大音体系可以说都是起源于波斯—阿拉伯的乌德(更早可追溯到巴尔伯特)乐器上。历史上,乌德向西流传演变成一时风靡欧洲的琉特琴,向东则演变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琵琶,可见这一乐...
关键词:三大音体系 乌德琴 琉特琴 琵琶 对峙 对应 
解读隋初郑、苏乐调音阶对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10,共6页庄永平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编号:23BD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隋初朝廷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音阶的对应,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一千四百多年来音乐发展的路线。郑氏所采用的音阶对应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将胡琵琶的定弦(以子、中弦,老、缠弦不计)调高(转动弦轴绞高)...
关键词:郑、苏乐调对应 弦绞高大二度 调号音 之调式 为调式 
论《敦煌乐谱》乐曲调式实质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2期1-5,共5页庄永平 
隋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郑是采用将弦调高大二度的办法,这就是后来产生的比黄钟宫高大二度的正宫。关于这一对应方式虽极为简单,但在乐调理论上却极为重要。可以说隋唐时期乐调以及后世音乐的一系列特征,都离不开这个“大二度...
关键词:  黄钟宫 侧商调 正宫 之调式 为调式 
《敦煌乐谱》乐曲调式释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8-55,167,共9页庄永平 
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
关键词:敦煌乐谱 黄钟宫调式 侧商调式 技术性调式转换 
琵琶技巧研究--弹与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5-8,共4页庄永平 
琵琶技巧中的“弹”与“挑”是右手最基本的两种手法,组合运用上一般符合“弹挑顺奏法”规律。但出于音色与技巧对比的需要,可以运用两种“正反弹”形式:一种是局部将“弹挑法”改用“挑弹法”;一种是穿插有将指甲面触弦的“正弹”,改...
关键词:  夹弹 正反弹 勾弹 指甲面触弹 旋律套子 
华秋苹《琵琶谱》中[西板小曲]研究
《音乐探索》2023年第3期11-21,共11页庄永平 
立足于译谱的立场,以今广东音乐与潮州弦诗乐的旋律音阶与调性调式运用作为参照,对华秋苹《琵琶谱》中的[西板小曲],进行音阶、调性、调式上的分析,同时也指出其旋律、结构、节拍上的特征。这些小曲大都是在《老八板》基础上变奏而来的...
关键词:华秋苹《琵琶谱》 [西板小曲] 《老八板》 音阶 调式 调性 结构 
日本传自唐代琵琶调弦法研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庄永平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编号:23BD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日本传自唐代的五种六式琵琶调弦法分别为壹越调、双调、平调与大食调、黄钟调、般涉调,其中“壹越调”(1)是日本雅乐将唐俗乐相差大二度的“正宫”与“越调”合在了一起,故涉及到的是七式,这是以调式体系为主的乐调运用。根据现存的有...
关键词:定弦法 壹越调 双调 平调与大食调 黄钟调 般涉调 
唐曲《秦王破阵乐》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4期7-15,I0002,共10页庄永平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
关键词:秦王破阵乐 三五要录谱 五弦谱 曲式结构 旋律进行 节拍节奏 
唐曲《酒胡子》研究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庄永平 
唐乐《酒胡子》曲结构短小、旋律简洁,但已体现出了唐代乐曲的一般面貌特征。对《酒胡子》进行七种乐器的纵、横向比对,对确定唐曲所用音阶旋律及调性调式,尤其是对于节拍、节奏上的厘定,有着重要的普遍意义。近些年来,对于古谱的研究...
关键词:酒胡子 七种乐器组合谱 音阶旋律 调性调式 节拍节奏 
琵琶曲《飞花点翠》研究(续)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9-26,74,共9页庄永平 
本文对此曲的曲名题解加以重新认识,并采用10种(本文3种)同曲乐谱比对说明。指出此曲经由刘天华演奏加工,并于1928年在高亭公司录制唱片后,大大扩大了此曲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了一首真正内容与形式相一致的、优秀的琵琶文曲。刘德海又在...
关键词:瀛洲古调 曲名题解 乐谱比对 内容详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