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作品数:22被引量:10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飞龙李正忠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文学界文学评论家文学创作新世纪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艺术》《名作欣赏(上旬)》《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类型文学批评:错位与对策
《山花》2016年第8期125-129,共5页崔柯 
批评和创作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错位关系,尽管我们常说,文学创作是自由的,文学批评是独立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批评家和作家互相鄙夷的激愤之语,但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还是将对方作为重要的潜在读者的。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潜在读者 批评家 
以人民为文化立场的延安话剧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3期22-25,共4页陈飞龙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过,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然而,到了近代,中华文明虽然香火未断,但其活力已近衰竭。自秦汉至清末,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两千余年长期积累形成了皇权文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文化...
关键词:文化立场 莫非王土 世界文明史 戏曲形式 上海屋檐下 李伯钊 人的文学 抗日根据地 湖南文艺出版社 所持 
要建立讲求科学、立足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导向的文艺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5期17-18,共2页陈飞龙 
大家上午好,东力昨天跟我说要我发言。让我发言,那就讲讲过去吧。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稿,为节省时间,就念一下。 2011年文章部长批准我们所成立“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开办“青年文艺论坛”。2011年6月28日,召开了第一期“青年文艺论坛”...
关键词:文艺论坛 当代文艺 文艺创作 传统批评 底层叙事 史论结合 《白鹿原》 文艺理论 四大古典名著 生活美学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李云雷 
1 我很早就想读赛珍珠的书,但一直没有买到。这一次,我托了人文社的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套《大地》三部曲。书的装帧印刷很精致,但印数只有3000册,难怪要买一套有这么难呢。
关键词: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故事 中国 
从敏锐的艺术感觉开始--读梁海的《小说的建筑》
《南方文坛》2012年第4期131-132,共2页李云雷 
一个优秀的文学评论家,首先要有敏锐的艺术感觉,这似乎应该是一个常识,但在当今的文学界,却并非如此,在不少批评家那里,我们看不到他们对文学作品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喜爱,只能看到他们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大而化之的“观点”,文学作...
关键词:艺术感觉 建筑 小说 文学评论家 文学作品 作家作品 “文本” 文学界 
我们能否重建一个新的价值世界?被引量:2
《电影艺术》2012年第3期22-25,共4页李云雷 
本文从近年影响颇大的电影与电视剧切入,通过"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与重建"、"如何重新讲述革命的故事"、"现实中的精神与道德困境"等不同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具体分析,呈现出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现...
关键词:价值世界 传统价值观 当代中国人 道德困境 影视作品 社会根源 电视剧 复杂性 
贺绍俊:站在文学界的最前沿
《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李云雷 
贺绍俊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在很多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总是笑眯眯的,温和、宽厚、善良,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长者的风范,他爱开玩笑但不过分,喜欢喝酒但又自律颇严。对于像我这样的后辈,他总是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
关键词:文学界 文学评论家 贺绍俊 当代文学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忧思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6期35-42,共8页刘藩 唐宏峰 林琳 刘涛 李云雷 冯巍 鲁太光 崔柯 祝东力 石一枫 李玥阳 张慧瑜 练春海 孙佳山 何吉贤 王磊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佳山给大家呈现了新世纪以来我们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全景和现状。慧瑜紧密地结合个人的成长和观影经验,生动地为我们回忆了过去20多年文化的变迁。李胡阳结合影片案例对大片的权力叙事进...
关键词:中国电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 忧思 繁荣 文化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 人的成长 年文化 
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简评《钢的琴》被引量:5
《电影艺术》2011年第2期70-72,共3页李云雷 
张猛导演的《钢的琴》有一个巧妙的构思: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在离婚时挽留住女儿,需要一架钢琴,但是他既没有钱买,去偷又搬不动,最后他决定自己制造一架钢琴。于是他一一寻找铸造厂下岗的旧日同事,杀猪的、修锁的、打麻将的、做小...
关键词:钢琴 工人生活 历史转折 可能性 简评 下岗工人 铸造厂 导演 
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被引量:22
《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38-42,共5页李云雷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发表了一系列作品,“非虚构”这一新的文体也开始为文学界所瞩目,此后伴随着《人民文学》“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人民大地”写作计划的公开招募,“非虚构”更...
关键词:《人民文学》 可能性 虚构 世界 2010年 写作计划 文学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