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作品数:44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剧场性弗雷德艺术批评现代主义国家形象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艺术生活》《服装设计师》《中国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就、瓶颈与展望——中国设计学研究十年(2012—2021)发展概述(下)
《艺术工作》2024年第6期117-124,共8页朱橙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首次将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原有的设计学“一分为三”,其中...
关键词:中国设计学研究 机遇与挑战 问题与瓶颈 路径与展望 
正视绘画本体论——弗雷德论作为“1863一代”的马奈及其艺术的现代使命
《美术研究》2024年第6期123-130,共8页朱橙 
在现代艺术史中,马奈及其绘画所扮演的转折性角色已成学界共识,但对于转折的具体形式及其内涵却存在不同解释。其中,弗雷德从观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发展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关于马奈及其绘画的历史性定位。本文以弗雷德有关马奈绘画的著...
关键词:反剧场化 双重结构 原初惯例 现代主义起源 阐释的适当限度 
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设计的文本语境与视觉修辞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朱橙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视觉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BG119。
本文从文本语境和视觉修辞两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与梳理,认为只有在深刻理解设计所处的政治语态、社会语境,以及生产建构视觉话语以便传播和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设计从中国主...
关键词:新时代 国家形象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国家 视觉修辞 
中国设计学研究十年(2012-2021):成就、瓶颈与展望(上)被引量:2
《艺术工作》2024年第5期116-124,共9页朱橙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首次将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原有的设计学“一分为三”,其中...
关键词:中国设计学研究 机遇与挑战 问题与瓶颈 路径与展望 
设计的“构成”及其衍变——尹定邦关于构成设计与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中国艺术》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朱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3ZD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尹定邦是最早将以构成为核心的设计教育体系引入中国,以此在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中切实推动中国设计的现代转型的先驱之一。然而,正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引入和推广“三大构成”的设计教育体系,使得尹定邦在这种教育体系被奉为法典...
关键词:三大构成 设计基础 设计系统 理论与实践 
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风格与意义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4年第1期138-152,247,共16页珍妮弗·罗宾逊 朱橙(译) 
虽然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的研究方法、兴趣及目的似乎存在极大的差异,但实际上,他们的研究是“彼此互依”的。作者具体以艺术史家工作的核心——确定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批评家的本质工作——确定作品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
关键词:艺术史 艺术批评 事实 价值 风格 意义 
“体”与“用”、“工具”与“价值”、“文本”与“现实”——三对基本概念思辨与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和结构被引量:1
《服装设计师》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朱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批准号:23ZD14)阶段性成果之一。
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所生产的关于人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决中国现实矛盾及特定问题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知识和理论”。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下,这种知识和理论的生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与西、古与今...
关键词: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 “体”与“用” “工具”与“价值” “文本”与“现实” 
世界性、民族性及其他——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视觉设计的两种叙事策略与国家形象的现代诉求
《艺术生活》2023年第6期45-53,共9页朱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视觉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BG119)阶段性成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主办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无论是“新北京,新奥运”,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无不映射了北京奥运会建构“现代中国”的核心叙事主题与国家形象诉求。这在与奥运会相关的视觉设计中有着鲜...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世界性 民族性 现代中国 国家形象 
重新“设计”国家的未来——设计驱动创新、国家设计政策与新的国家形象竞争力被引量:1
《美术学报》2023年第4期147-154,共8页刘小庸 朱橙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亚洲内陆多层带视觉图像分析”(项目编号:401202201)结项成果;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校文创在对外传播中的设计路径分析”(项目编号:23YJ070004);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从解释到对话——全球视野共建中国故事”(项目编号:21H006CX2);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视觉形象设计的历史、方法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KYZD010)阶段性成果。
设计之于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面向,除了文化之外,还表现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政府发布相关国家设计政策,希望籍此引领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促进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国家设计政策为讨论对象,首先梳理了设计在内涵、...
关键词:设计驱动创新 设计政策 国家形象 “硬实力” 
观者问题的产生及其逻辑--弗雷德论18世纪法国绘画的反剧场性美学被引量:1
《世界美术》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朱橙 
迈克尔·弗雷德将以往不被重视的作品与观者的关系作为其艺术史叙事的基点,并以当时的批评文本为历史支撑,重新勾勒了18世纪法国绘画发展的逻辑。本文以弗雷德关于18世纪法国绘画的著述为蓝本,在梳理观者问题如何产生并探讨其逻辑合理...
关键词:专注性 戏剧性 剧场化 观者 本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