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品数:3793被引量:7435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韩东育刁书仁王彦辉梁茂信王晋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清代移民古埃及译注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埃及“名从国王”现象考辨——以第二十六王朝为中心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25-33,M0004,共10页刘亮 
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时丧葬器物及神庙雕像之铭文反映出官员的名字中包含国王名号的现象。本文对相关官员的出身与仕途进行分析,认为“名从国王”是一种宫廷文化。国王以自身名号与实际利益笼络相关家族,后者以接受和使用王名表达忠诚。...
关键词:古埃及 宫廷 祭祀 官员 名从国王 
明代惠民药局的运作与地方医疗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113-120,M0006,共9页刘桂海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面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医学史研究”(项目批号:24VLS013)阶段性成果。
惠民药局是明代府县设立的官办医药组织,其运作影响了明代地方医政的演进。药局设立的时间以洪武朝为主,随后各朝亦有添设;空间上远未覆盖全国半数的府县,未达到朝廷预期。药局的基本职能是为贫病者诊疗施药,也会因时因需承担一些其他...
关键词:明代 惠民药局 职责 经营困境 地方医疗 
林罗山与德川家康对朱子学的选择性引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高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3FSSA002);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20231289SK);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C163)。
17世纪上半叶,日本社会从战乱转向稳定。为巩固新生政权,江户幕府采取多种手段,树立统治权威和稳定内外秩序。在思想文化层面,林罗山“脱佛入儒”的举措标志着朱子学从五山禅僧的传统中独立出来,开始与幕藩体制相结合,是否将其确立为体...
关键词:朱子学 德川家康 林罗山 选择性引进 
论秦人崛起过程中族群身份的建构
《史学月刊》2025年第4期5-14,共10页魏永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出简牍所见秦统一进程中的族群整合与边地治理研究”(16CZS028)。
秦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族群形象,多次被他者塑造为“秦夷”“秦戎”乃至“虎狼”,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者对秦人族群身份的建构。其背后蕴含着特殊的历史语境:“秦夷”“秦戎”反映了春秋至战国早期,因文化习俗差异而使秦人受到的歧视...
关键词:秦人  族群 身份建构 
出土文献所见秦汉乐人研究
《音乐研究》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魏永康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出简牍与秦汉功劳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3BZS018)的阶段性成果。
“乐人”是一种具有法定意义的身份概念,分为乐官、乐吏和普通乐人,其身份性质属于“畴人”系统,家业世代相传。虽然倡优等在宫廷、奴等在主家弄乐表演,但是均非法定职业身份的乐人。岳麓秦简所载“虏学吹”,其在被俘虏之前的身份便是...
关键词:出土文献 乐人 畴人 践更 
开栏语:“满铁”研究的若干问题
《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22-22,共1页韩东育 
《地域文化研究》编辑部能开辟“满铁研究”专栏,令人感佩。这固然回应了学界的多年呼声,但该决定,也彰显出《地域文化研究》编辑部高远的学术眼光。我个人以为,如此新局,至少将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满铁 地域文化研究 学术眼光 编辑部 
渤海国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辛志凤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汉文典籍所体现的东北区域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研究”(21BMZ119)。
渤海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集中体现在与唐朝的互动中,主要经历了初期的政治依附与文化接触、发展期的全面学习与制度模仿、繁荣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到后期的文化传承与延续四个阶段,是一个从初步接触到深入吸收、再到全面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渤海国 中华文化 认同 历史进程 
渤海国音乐对日本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姜娜 
吉林省民族委员会课题“渤海国音乐文化交流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渤海国与日本的音乐交流中,渤海国凭借其地缘优势与文化中介性,通过30余次官方使节往来、派遣专业乐人及器物传播等途径,将融合多民族元素的“渤海乐”输入日本。这一过程不仅促成日本雅乐体系的扩展,更深度影响了乐器形制、乐律系统...
关键词:渤海国 日本 音乐文化 
商周时期“民”“众”社会阶层流变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张珈铭 
学界原有观点认为,“民”字及其相关用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近年来,随着对甲骨文字释读工作的不断深入,证明“民”在商代存在。“众”,是商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考证,商代“众”的社会地位要高于“民”。商代的“民”主要...
关键词:甲骨卜辞   社会关系 
简牍所见两汉三国时期“助吏”考论
《出土文献》2025年第1期80-91,79,171,共14页高佳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汉身份秩序与社会结构研究”(21AZS006)阶段性成果。
“助吏”是以“助”的形式流动供职于地方军事与民政机构的吏员,于两汉三国时期皆见设置。两汉时的“助吏”可大致分为“助佐”“助史”及隧“助吏”三类,供职于地方太守府与都尉府、县廷列曹及各乡,与相关机构中的其他文书吏共同负责...
关键词:助吏 助佐 助史 文书行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