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78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杨白云林锡潜林虹张爱民林丹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王慎中训诂小说饮酒女性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社科纵横(新理论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鲍桑葵“使情成体”的对象化建构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2期261-265,共5页郭福平 刘雅倩 
鲍桑葵的"使情成体"其实就是情感的对象化。这一对象化建构涉及情感的意涵、表现以及主体的审美态度与素养。对象化情感必须是"稳定的、关涉的、共同的",并且具有理想化、复杂化的内涵层次;对象化的表现形式是有秩序、有意义的,是可以...
关键词:“使情成体” 鲍桑葵 对象化 表现主义 静观 
聚斯金德作品的后现代特点及其体现意义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50-52,共3页刘雅倩 郭福平 
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凭借娴熟的后现代创作手法、独特的叙事模式和精湛的文笔而受到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聚斯金德笔下的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那些挣扎在主流社会边缘的小人物。通过对这些心理病态、行为怪诞...
关键词:聚斯金德 后现代主义 体现意义 
汉娜·阿伦特的“思”及其理论意义
《中州学刊》2017年第5期105-108,共4页郭福平 刘雅倩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娜.阿伦特的‘思’及其理论意义"(2014B064)
汉娜·阿伦特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著称于世。对"恶"的思考构成了阿伦特思想体系的重要维度。"不能思想"是"平庸的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思想意味着通过言词交谈,是"我"与"自我"之间的相处、对话。"思"是克服"平庸的恶"...
关键词:阿伦特  思想 自我 
论乔伊斯意识流小说表现手法的艺术——以《尤利西斯》为例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9期58-60,2,共3页郭福平 刘雅倩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文学中成就较高的一个文学流派,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当之无愧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乔伊斯以反传统的叙事方式,直入人物内心,解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通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乔伊斯 意识流 《尤利西斯》 创作手法 
当女性希望之光遭遇时代现实之殇——读《落叶满长安》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7期61-62,2,共2页郭福平 刘雅倩 
亢彩屏长篇小说《落叶满长安》书写了几位旧时代女性的婚恋遭遇,由此可以看出"时代性"对女性情爱标准乃至人生命运的影响。
关键词:时代 女性 情爱标准 
“能言而可信之君子之言”——论王慎中之碑志文
《文艺研究》2014年第12期69-74,共6页林虹 
现有碑志类论文的主要关注对象,为唐宋古文家中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至迟为金代元好问,明代之后则少有人问津。王慎中是明代"唐宋派"的主导与核心人物,同时也是福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散文家,他明确地提出碑志文的创作主张,...
关键词:王慎中 碑志文 唐宋派 
卡勒的文学理论观及其当下意义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11期67-69,共3页郭福平 
任何一部文学理论教材都无法规避"文学是什么""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以开放新颖的历史视角对这两个问题作了充分的解说。他力图以谱系学的方法把复杂的"元理论"问题表述得清楚明白,努力呈现一些关键概念的深...
关键词:卡勒 文学 理论 当下意义 
中国人物画艺术美学精神探微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3-87,112,共5页郭福平 
"形"、"神"的纠葛与对立,构成了中国人物画艺术美学精神的主体方面。在传统画论中,"形"和"神"也构成一种有趣的二元对立。在魏晋以前,绘画理论与实践基本倾向于重视形体描绘,而轻视神态与精神。之后,发生了一个转折,即转向以"传神"为最...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传神说 艺术美学 传统画论 
封闭与敞开:“作者之死”后的文本形态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郭福平 
在大量批评与理论实践中,"文本"与"作品"概念常交替出现。这表明使用者往往有意无意忽略了两者的根本区别。什么是"文本("text),它与"作品("work)有什么区别,以及从"作品"到"文本"的概念转换对于文学理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诸如此类问...
关键词:作品 文本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中古时期唇音韵字开合在金元时期的演变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63-65,共3页张平忠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9B118);福建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JA09304S)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语音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性特征。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揭示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从唇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金元时期语音...
关键词:唇音 开合口 中古 金元 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