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1被引量:32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江琪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大城市边缘区城乡融合旅游乡村转型乡村旅游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热带地理》《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省“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田培 樊婧琨 金贵 吴光东 赵泽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735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AFB951);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202200199)。
水、能源、粮食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物质,揭示湖北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其演变趋势,可为其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湖北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2002~2022年湖...
关键词:“水-能源-粮食”系统 耦合协调度 ARIMA模型 湖北省 
水土保持措施识别与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水土保持学报》2024年第5期1-9,共9页田培 任益伶 陈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35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AFB951);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202200199);水利部水网工程与调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QTKS0034W2328)。
[目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及其配置模式复杂繁多,准确识别与精细化提取水土保持措施详细配置信息是获取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的基础。[方法]水土保持措施信息获取方式主要有传统的野外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近景摄影等,其识别与提取方...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 无人机遥感 卫星遥感 深度学习 识别提取 
玉米典型叶部病害高光谱识别及其烈度分类
《智慧农业(中英文)》2024年第2期28-39,共12页沈艳艳 赵玉涛 陈庚申 吕振刚 赵峰 杨万能 孟冉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X01A25,JD2023GJ01)。
[目的/意义]近年来,玉米叶部病害发生日趋加重且呈现混发现象,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和品质。但目前鲜有研究对叶部病害种类识别及其烈度分类进行结合,无法满足实际场景中玉米不同病害及不同烈度混发下的病害防控需求。[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
关键词:玉米病害 高光谱遥感 病害种类识别 病害烈度分类 机器学习 
基于物候信息图谱的耕地种植模式遥感监测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663-678,I0002,共17页陶建斌 王昀 张馨月 姜启樾 吴文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903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3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2JC022)。
【目的】种植模式是作物种植的前后茬顺序的概括,反映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物候特征,构建江汉平原地区的耕地物候信息图谱和种植模式谱,并实现该地区主要种植模式的提取。【方法】在地学信息图谱理...
关键词:物候信息图谱 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谱 贝叶斯网络 江汉平原 
耕地景观破碎化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性探析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第3期1-7,共7页陈茜 何真 方鹤楠 赵雪梅 陆国稳 薛凯仁 
利用中国科学院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影像与粮食产量数据,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手段,在景观级别、乡镇尺度上探究潜江市水田、旱地景观破碎效应同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8年研究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维持稳...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 粮食产量 时空格局 空间数据 
基于随机森林的耕地质量评价智能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3
《土壤学报》2022年第5期1279-1292,共14页王丽 周勇 李晴 徐涛 左岍 吴正祥 刘婧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061);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505);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重点项目(2018-05-20,2018-10-15)资助。
为了更精确地表达耕地质量的系统性、非线性、差异性等特点,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智能化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提高耕地质量评价精度。以襄州区为研究区域,从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社会经济、生态安全4个方面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
关键词:耕地质量 随机森林 智能模型 襄州区 
农村宅基地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2022年第3期9-19,共11页陆国稳 李会宾 夏天 史云 
部委项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基础信息调查技术规范制定”(10190081);部委项目“农业农村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调查服务项目”(10200058)。
【目的】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实时掌握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变化、发展信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研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变化监测研究主要针对于城市建筑物,且...
关键词:宅基地 动态变化监测 融合监测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被引量:18
《地理学报》2022年第4期947-959,共13页郑文升 杜南乔 杨瑶 王晓芳 熊志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6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19TD002)。
在城市群越来越演化为多尺度、多区域复杂系统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多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空间结构。本文基于2018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其局部的多分维谱,根据谱线分析不同尺度下长江中游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分...
关键词:空间结构 多分形 多分维谱 夜间灯光数据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地理科学中数据空间重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经济地理》2020年第11期47-55,94,共10页夏天 吴文嘉 吴文斌 周清波 杨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0460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CFB5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19TS045)。
地理数据是反映地理特征—空间—时间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数据,随着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建模等技术的发展,地理数据进行空间重构表达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一个方向。目前,基于地理数据重构研究成为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地理数据 重构 空间化 研究进展 多源数据融合法 精度验证方法 空间插值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关系被引量:68
《经济地理》2020年第10期213-220,共8页罗金阁 张博 刘嗣明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和2018年为时间断面,运用引力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如下:①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可达性呈现出以东莞、深圳、香港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逐渐减低圈层式...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差异 耦合 点轴空间形态 粤港澳大湾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