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237被引量:4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陶陶杨昌江杨芳芳彭公亮刘启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安陆方言庄子人文精神诗歌创作大众传媒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被引量:22
《中国电视》2007年第8期58-60,共3页李劲松 
电视纪录片是相对于电视故事片而言的另一种电视节目形式,但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其实也是在讲故事,所不同的只是它所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非虚构的故事。因此,讲故事的手法和技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也同样重要,这就涉及到叙事结构的...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叙事结构 电视故事片 电视节目形式 讲故事 
电视新闻传播应引入人文精神
《现代视听》2007年第7期63-65,共3页李劲松 
大众传播已经进入受众中心时代,电视媒体要树立现代受众意识,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引入人文精神。同时,电视新闻传播要担负起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并在人文精神的亲切和平视中实现引导、教育和整合的功能,为...
关键词:人文精神 贵族化 知识沟 传播效果沟 
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论张养浩山水散曲的意趣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7期17-20,共4页戴峰 
张养浩的山水散曲数量较多并自成格调。他能以较为超然的心态欣赏山水风光,故其曲拥有元人难得的平和蔼然之气;由于性喜山林,所以作品自然流露陶醉欢愉之情;其山水散曲的意境偏于俊逸典雅,但又不失爽朗生动的散曲本色。“爱山林”之张...
关键词:张养浩 山水散曲 心态 意境 风格 
写作的宏大叙事话语解构与新质话语萌生
《文学教育》2007年第6X期108-109,共2页陶陶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意识形态的改善,权力话语,不再那么坚挺绝对地制约着和附庸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叙事话语 权力话语 新质 全球文化 教育理念 主流话语 文本描述 经典文本 元话语 写作教师 
鲁迅的报刊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邓涛 
鲁迅的报刊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1927到1936年最为活跃。杂文是鲁迅新闻思想的主要反映。他认为报纸是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要杜绝失实,舆论监督要“保护原种”等。
关键词:鲁迅 报刊活动 新闻思想 杂文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被引量:5
《现代视听》2007年第6期22-24,共3页李劲松 
叙事结构是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仔细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构就如同一部纪录片的骨骼,是支撑全片的框架,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叙事结构样式 
说“叠字”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6期62-63,共2页严赛梅 
叠字是文学作品中普遍运用的修辞手法。《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之韵。”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两百来篇使...
关键词:叠字 文学作品 《诗经》 修辞手法 文心雕龙 诗歌总集 魏晋时代 汉乐府 
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的潜在召唤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陶陶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
关键词:古代散文 原型话语 “道”与“物” 潜在召唤 
鲁迅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
《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77-79,共3页邓涛 
本文通过梳理鲁迅的报刊活动,总结了他的新闻思想。鲁迅的报刊活动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以1927到1936年最活跃。鲁迅新闻的思想主要涉及报纸应该是人民的喉舌、对新闻失实深恶痛绝、舆论监督要“保护原种”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报刊活动 新闻思想 杂文 
湖北安陆方言的否定词和否定式被引量:7
《方言》2007年第2期131-136,共6页盛银花 
安陆方言有“冇得”、“冇”、“不”、“莫”四个否定词,它们在词性、句法分布及语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由它们构成的否定句式在句法结构方面有同有异,而且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语用效果。
关键词:安陆方言 否定词 否定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